一个收废品的,蹬辆人力三轮车,慢悠悠,边骑边吆喝经过我身边,我无意中扭了下头,发

代珊生活 2025-01-01 18:57:37

一个收废品的,蹬辆人力三轮车,慢悠悠,边骑边吆喝经过我身边,我无意中扭了下头,发現车斗子里有几十本很多年前的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十月》《收获》《新华文摘》等等……我笑问“这恐怕都是一个人卖的?”收废品的连话都懒得说,只点下头,面无表情。我问这些书卖多少钱,对方不耐烦地“二三块”,便骑远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学青年是个新名词,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写文章,当作家。时间是最好的鉴定官,如今,这个群体里,真正写出名堂写出成果的,凤毛麟角……当时这个群体的出現,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经历十年动乱,许多人前途渺茫,不知路在何方。当时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简直无法生存,许多人期望以一支笔,拯救自己……好在那个年代早已过去,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不上大学照样可以挣大钱实現个人价值,即便身有残病,社会保障助你一臂之力……生活在一个经济有活力、社会保障健全的时代,太好了!

0 阅读:0
代珊生活

代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