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问鼎计划 ▶️文章称随着朝鲜研制出能打击美国本土的核导弹,以及严厉批评美韩同盟的唐纳德·特朗普二次上台,如果半岛开战,美国对韩国的支援程度可能打折扣,为了弥补这一明显的安全漏洞,韩国正在考虑研制自己的核武器。
▶️在韩国,拥核提议已成为主流。根据2021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71% 的韩国人支持研制核武器,高于2010年一项调查中的56%的支持率。
▶️196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问过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他是否愿意“用纽约换巴黎”,即为了保卫法国而同苏联进行核战争,肯尼迪回避了这个问题,导致法国选择拥核。
▶️韩国人怀疑美国政府是否愿意"用旧金山换首尔",即为了保卫韩国而导致本土遭到朝鲜核打击,2024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只有 47% 的韩国人相信华盛顿会为了韩国而冒着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的风险。
▶️而且与苏联相比,由于国土狭窄、常规力量落后、核力量脆弱,朝鲜更愿意使用核武器
▶️如今,韩国研制核武器的最大障碍不是国内,而是美国。美国政府一直强烈反对核扩散,甚至对象是盟友也不行。
▶️美国想要的是不可能存在的盟友:即有能力、大手笔花钱、还听从华盛顿命令的盟友。
▶️从历史上看美国会学会同拥核盟友共处的,例子是英、法和以色列
▶️2023年美韩发表的联合声明《华盛顿宣言》、美国更频繁地在韩国轮换空军和海军部队,但是这些操作无法缓解韩国的焦虑,持单边主义立场的特朗普上台反而导致焦虑更严重,就在他连任两天后,韩国最大的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暗示韩国可能需要自己的核武器。
▶️韩国拥核符合美国自身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美国需要尊重盟友的国家安全选择,即使它不喜欢这些选择
▶️朝鲜因为拥核以及威胁对韩国使用核武器而被国际社会孤立,韩国拥核则能得到国际社会理解。
▶️韩国拥核不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和台湾没有明显理由发展核武器
▶️日本和韩国关系不好,不过既然朝鲜搞核武器没有让日本促使日本研制核武器,那么韩国拥核也不会,日本国内的反核情绪也一直很高。
▶️中国比朝鲜更强大,即便在台湾失败也不会导致崩溃,因此不会像朝鲜一样宣称对台湾使用核武器,因此台湾没有理由研制核武器
▶️韩国总统去年12月的戒严令被迫取消表明了韩国的民主制衡体系运行良好。韩国对其核武库的指挥和控制将是强有力的,其军队也处于文职当局的领导之下。该国几十年来一直妥善管理民用核电工业,这应该可以平息人们对其安全处理核材料能力的担忧。
▶️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韩国威胁发展核武器比继续克制更有可能促使朝鲜进行和平谈判。
▶️既然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该条约并未瓦解,那么韩国拥核也不会引发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崩溃。
▶️朝鲜的核能力削弱了美国的威慑力,而韩国的核武库可以帮助填补这一空白。一个拥有核武的韩国将更加自给自足,这可以减少特朗普可能缩减美国联盟承诺带来的潜在危害,同时也能缓解首尔对美国核承诺的过度担忧。
▶️特朗普一直强调让盟友停止搭美国安全保障的便车,韩国拥核将做到这一点
▶️如果韩国能够更好地自行应对朝鲜问题,美国将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在东亚的首要任务——与中国的竞争上。
▶️鉴于朝鲜的规模和核武库规模较小,韩国可能只需要 100 枚核弹头就能实现局部威慑。(相比之下,以色列估计拥有约 90 枚核武器)
▶️除了飞机和导弹,韩国还会将核弹头部署在潜艇上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从总体上看,韩国拥核对美韩是双赢。
【风险】
▶️朝鲜可能对韩国核武器研制设施进行打击,韩国可以通过分散研究设施避免被一波端。
▶️朝鲜使用小当量核武器打击韩国研究设施会引发冲突升级,导致全球反对,得不偿失
▶️俄罗斯很难影响韩国的拥核,中国没能阻止朝鲜拥核,因此在道义上无法阻止韩国拥核,2023 年韩国近 20% 的出口都销往中国,不过韩国正降低中国占其经济的比重。美国成为韩国 2024 年最大的出口市场,2023年,中国自 1992 年以来首次跌出韩国对外投资前五大目的地之列。
▶️美国可能以经济制裁和将其排除在核材料市场之外来胁迫韩国放弃核计划,但这会破坏美国宣称的民主,让中国有更多弹药来攻击美国的虚伪。
▶️美国可能通过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来缓解韩国的焦虑,但是2021年的调查显示,只有9%的韩国受访者支持美国部署核武器,在其余受访者中,67%的人赞成韩国拥核计划,24%的人则反对韩国拥有核武器
▶️美国还可能共享核武器给韩国,不过中国和朝鲜可能认为韩国使用美国核武器与美国使用核武器是一样的,依然会将美国拉下水
▶️韩国选择“核潜伏”——即只保持研制核武器的能力,但并不立刻研制——也不靠谱,虽然这一折衷立场在韩国拥核政客中越来越受欢迎。但这种解决方案有其自身的困难。如果韩国的突破时间太长,那么其潜在核能力就无法提供预期的威慑效果。但如果突破时间足够短,那么潜伏就是名不副实的拥核,韩国将面临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而无法获得全部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