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减持美债增持黄金 据权威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10月,中国的美国国债持仓进一步减少119亿美元,降至7601亿美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3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高点,金额达13167亿美元。
同一时间,中国央行在不断增加黄金储量,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的第二个月,开始突然加购黄金。
专家认为,这波一增一减的操作,显示中国对于未来中美战略对抗的风险做准备。
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成为美国债券的持有大户。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历史最高位出现在2013年11月,当时的持有量达到了13167亿美元。
此后,这一数据一度逐步减少,但幅度不大。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贸易战期间,中国开始连续削减持有的美债——2019年4月,持仓降至11130亿美元。
之后五年削减的脚步并未停下,但是大部分月份,中国都在以每月几十亿美元左右小规模出售,到2024年10月,降至7601亿美元,成为过去15年来的最低点。
对比最高点,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债减少了超过40%。
那么这种变化是在正常范围内,还是一种超常规的调整呢?
一些专家认为,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可能使中国意识到其海外金融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巨额美债是怎么来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贸易的逆差。中国对美国贸易长年持续顺差,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换回美元,需要把这些巨额的外汇投资出去,以保值和增值。对中国来说,美国国债市场就是这些美元的一个天然存放处。
美国债券市场是全球最大,最具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回报率也高,世界各国政府和央行将很大一部分投资留在这个市场。
随着中国的减持,这个曾经的美国国债海外最大债主,让位给日本(持有1.1万亿美元),与第三名的英国(持有7162亿美元)相差无几。
相比之下,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一直在增加。
中国央行开始买入黄金的时间节点值得关注:2022年前十个月的黄金储备一直不变,维持1948吨。到11月,中国新冠疫情防控限制放开的月份,开始增持到1980吨,12月继续增持到2010吨。
整个2023年全年,中国央行黄金储备陆续增持到2237吨;2024年又陆续增持到12月的2271吨。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央行在过去24个月,陆续增加了16.6%的黄金储备。
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出于中国自身的安全考虑——它必须为美国在重大冲突中针对中国的财政部门做好准备,这种可能性虽然低但不能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公开场合发言称,中国有序减持美债是必要的。他强调,这种减持不是简单的抛售,而是基于对美国海外净负债不断恶化和“美元武器化”风险的考虑。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强硬对外政策促使中国采取积极的黄金储备策略,以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