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一新生背着精神病母亲,徒步2000多公里来到学校报到,他告诉学校领导:“我没钱交学费,但你们让我上学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打工。”不料16年后,这个男子共资助了4200名学生,金额高达上千万! 贵州省望谟县,群山环绕,蜿蜒的小路连接着一个个散落的村庄,在这片土地上,一位名叫刘秀祥的男孩,从小就背负着生活的重担,父亲的早逝和母亲的重病,让幼小的刘秀祥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放弃过求学的梦想。 高考前夕,因为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刘秀祥病倒了,带着病弱的身体走进考场,他最终与大学梦擦肩而过,差了区区六分,他曾一度陷入绝望,甚至想过放弃,但当他看到母亲期盼的眼神,看到山村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种。 刘秀祥决定复读,复读意味着高额的学费,意味着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打工赚钱,为了筹集学费,他白天打工,晚上学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有时,他甚至要带着母亲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猪圈里居住。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刘秀祥终于如愿考入了临沂大学,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大学期间,刘秀祥勤工俭学,用微薄的收入支付学费和母亲的医药费,尽管生活依然艰难,但求学的喜悦和知识的力量,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幸福。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当刘秀祥毕业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善良坚强、知识广博的青年,面对大城市的高薪诱惑,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山村教师。 他深知,这里的孩子们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他决心要为这片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刘秀祥的班级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不仅认真备课,还经常家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困难,对于那些因贫辍学的孩子,他总是悉心开导,甚至自掏腰包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刘秀祥的爱心感动了许多人,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的行列,渐渐地,他的资助范围从一个班级扩大到整个学校,从一所学校扩大到整个县。 十几年来,他先后资助了420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高达上千万元,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那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都是刘秀祥最大的欣慰和动力。 在刘秀祥的心中,还有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人——他的母亲,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他也从未忘记过照顾母亲,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家,为母亲做饭,陪她聊天,即使母亲有时会因为病情发作而不认识他,他也从未怨言。 刘秀祥的孝心感动了无数人,他背母求学的故事,更是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那个把母亲背在肩上,一步一步走向大学的男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什么是爱。 在他的资助名单中,有好几个是他在街头捡到的孤儿,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他却从未对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说过"不",在他眼中,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呵护,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美好的未来。 刘秀祥用自己的一生,点亮了大山深处的希望之光,他用自己的善举,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不一定在惊天动地的壮举中,有时,它就藏在一个个平凡而善良的选择里。 让我们向刘秀祥老师致敬,向所有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致敬,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知识和爱心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让希望之光永远照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2008年,山东一新生背着精神病母亲,徒步2000多公里来到学校报到,他告诉学校
重馨说星座
2025-01-07 22:01:34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