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 (宋·顿起) 顿起在元符年间担任提点西川刑狱。从《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的“按部”也能看出,顿起当时的职责是巡视部属。 杨天隐即杨恬,他《火井县三友堂》全诗如下: 此君高节贯春冬,山色泉声旦暮同。 对面便为三益友,终朝相伴一衰翁。 病嫌细字无心读,老厌闲花过眼空。 赖有堂中不言客,冷颜常共北窗风。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我巡视属地路过邛州火井县,在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曾经在这个县担任县令,他把这里的山水竹当作三位好友。我又加上风和月,凑成“五贤”。 七盘山路多么高峻啊,周围的青山翠绿,天空一片明净辽阔。夜里的雨洗涤着杉树和桧树,春风吹过,让灵芝和药草的香气四处飘散。细细的云朵在岩石间散开,那细细的小路跨过危险的竹索桥。县名改了,火井也已被泥土掩埋,只留下昔日汉代的城郭。这里土地贫瘠,只能勉强生长茶叶,人迹稀少,时常有猕猴出没。监狱里长满苔藓,空空荡荡,官府的文书簿册都积满了尘埃。县中的花园是多么萧条啊,樱花一半已经凋零。那松树像高傲的大夫,仙鹤姿态优美宛如君子。 我试着登上三友堂,询问这是谁建造的。大家都说,是杨先生,他喜爱作诗,心境淡泊。他常常趁着兴致在山水之间游玩,与这山水竹相互唱和。竹子没有俗气的韵味,在这山水间,仁者智者都能找到真正的乐趣。选择这样的朋友实在是令人满意,对自己的期许也不应浅薄。我在这里闲坐了很久,四周寂静,无人应答。明月在空中徘徊,清风独自吹拂。于是我留下风和月,与它们相对,一起清酌。明月的光辉照在酒杯上,那余光洒在酒中。轻柔的微风拂过朱弦,仿佛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我沉醉得忘乎所以,感觉精神与自然相通,领会到了广博与简约的境界。喝醉后我把这里称作五贤堂,醒来后觉得这件事也值得一笑。 宋知永康军柳公墓碑(绍兴二十九年十月) (南宋·王汝霖) 宋时曾任永康军知府的柳佾公,字公雅,家族世代居住在秦州成纪县。他的曾祖父柳英,被追赠为千牛卫将军;曾祖母徐氏、刘氏,都被封为令人。祖父柳渊,担任武功大夫、威州团练使,死后被追赠为秀州防御使;祖母赵氏、燕氏、孙氏,也都被封为令人。父亲柳博彦,是武功大夫、贵州防御使,死后被追赠为武信军节度使;母亲刘氏,多次被追封,最终为彭城郡夫人。柳公因为父亲的恩荫,被奏请补任永节郎,长期立下战功,逐步升迁到左武大夫、英州刺史,兼任合门宣赞舍人,被封为开国成邑男,食邑三百户。因为担任殿司扈圣统制而被赏赐金带,四次出任成都府路兵马钤辖。任期结束后,代理永康军的事务。后来请求辞官,在岷山山麓定居。绍兴己卯年七月二日,因病在正屋中去世。柳公最初娶宋氏为妻;再娶曲氏,是大将军的女儿;又娶仇氏,是右宣教郎巴山的女儿,仇氏多次受封,最后为恭人。柳公有四个儿子:长子柳植,担任成忠郎,监管邛州火井县的酒税;次子柳操,三子柳权,四子柳柄,都担任保义郎。有两个女儿,孙子一人,孙女二人年纪还小。十月十一日,将柳公安葬在岷山广济乡永宁里的新墓地。我王汝霖恭敬地把这些写在石碑上,放入墓穴中,用来记录岁月。 绍兴年间姓曲的大将军可能是曲端。曲端(1091年—1131年),字正甫,一字师尹,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宋高宗建炎初年,任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官,屯兵泾州,多次击败金兵。建炎二年(1128年),任延安府知府,后迁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拜威武大将军,统率西军。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宋·顿起) 顿起在元符年间担任提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1-09 09:19: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