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观故宫,车队到达午门时,突然一老头站在车前说:请您下车,任何人都得步行入内! 单霁翔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成长故事时,第一件让他想起的是一双布鞋。 这双看似普通的千层底布鞋,贯穿了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伴随着他从普通工人到故宫“看门人”,从沈阳到北京,从一个热爱传统的孩子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军人物。 单霁翔的童年与布鞋密不可分。母亲总是用旧衣物和家中的针线,将一层层布料缝成鞋底,为家中孩子们制作出舒适耐穿的布鞋。 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在他13岁之前,所有的衣物和鞋子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二手货”。 而这双布鞋承载的,不仅是节俭和母亲的手艺,还有一种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出生于沈阳,三个月后随父母迁至北京,单霁翔在四合院中长大。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既朴实又充满文化氛围,塑造了他早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种“接地气、望星空”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一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的深厚根基。 上世纪70年代,单霁翔并没有一开始就从事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而是先后做了八年的工人。 在白案炊事员和机修钳工的岗位上,他以认真投入的态度学习技术。 为了掌握维修进口设备的技能,他曾去清华学习制版,去陕西学习切单晶硅,也学习过真空系统的原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经历,却在他日后的人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考时,他正是凭借这些积累进入了建筑学领域,并开始了与文化保护相关的专业学习。 单霁翔的人生中,多位导师为他提供了重要指引。他的父亲是一名文学工作者,从小就教会他热爱阅读,为他打开了通往书籍世界的大门。 而在学术生涯中,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 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理念,让单霁翔认识到,建筑并不仅是房屋设计的堆砌,而是要融合环境、社会和文化,服务于城市和人的发展。尤其是“微循环、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改造思想,让单霁翔在后来负责文物保护工作时始终秉持稳步推进的原则。 另一位重要导师是故宫博物院的第四任院长张忠培教授,张院长在故宫引入了大批研究生,推动了学术水平的提升。 每次单霁翔拜访张忠培时,总会被问起最近读了哪些书,有哪些学习心得。这些老一辈文化人的提问和督促,促使单霁翔将工作视为学问,把每一个实际问题当成研究课题。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单霁翔逐渐形成了“择一业,终一生”的职业态度。 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游行时在故宫练队列,到退休前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故宫的缘分贯穿了他的人生。 在担任院长期间,他大力推进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性和现代化管理,提出让“紫禁城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博物馆”。 在他的努力下,故宫不仅焕发了新的生机,也成为了中外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2013年的北京,金秋十月,天高气爽。这一天,法国总统奥朗德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作为行程的一站,奥朗德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故宫博物院参观。 午后,奥朗德一行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故宫,抵达正门午门前。 就在车队准备直接开进去的时候,突然一位老者拦在了车前。 他上前对车内的奥朗德说:"总统先生,欢迎您来到故宫参观。但是按照故宫的规矩,任何人进入故宫,都必须下车步行,请您谅解。" 奥朗德一行有些诧异,没想到在庄严的故宫竟然会被人拦下。 随行人员赶紧上前,试图说服老者通融一下:"这位先生,您看今天是法国总统来访,咱们破例一回,让车队直接进去吧。" 然而老者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他严肃地说:"故宫的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人而异。谁说可以破例了?我作为故宫的工作人员,怎么不知道这个决定?" 说完,老者直接一挥手,示意身后的工作人员将正午大门关上。 奥朗德见状,知道今天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了。他虽然有些不快,但也被老者说的话打动。 一个国家的文化瑰宝,不该被轻易亵渎。奥朗德最终还是选择妥协,带着随行人员从侧门下车步行进宫参观。 这一幕虽然小,却体现了故宫人的坚守。保护文物古迹、恪守规章制度,是每一个文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在他们眼里,哪怕是国家元首,也不能享受特权,触碰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规矩。 同年,故宫还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 那次到访的,是年过八旬的印度总理辛格。 当辛格来到午门前时,同样被工作人员拦下,要求下车步行。考虑到辛格的高龄,工作人员略作通融,让他坐上了电瓶车游览。 但即便如此,辛格也没能直接把车开进宫里去。 一个个小故事,勾勒出故宫人的风骨。 在他们心中,文物是永恒的,规矩是不可逾越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其上。 正是无数人的坚守,才铸就了故宫的历史与尊严,让这座古老建筑熠熠生辉。 那位拦下奥朗德车队、要求所有人下车步行入宫的老者,正是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 事实上,单霁翔在履新院长一职后,提出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取消参观故宫的一切特权。 在他看来,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在历史文化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当心怀敬意。
2013年,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观故宫,车队到达午门时,突然一老头站在车前说:请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11 16:20:10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