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线调水方案沿革及研究的内容: 方案沿革 -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1-14 11:21:14

以下是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线调水方案沿革及研究的内容: 方案沿革 - 1952年-初步研究阶段: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始初步研究,提出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的设想,但当时的方案较为笼统和初步,尚未形成具体可行的调水线路和方案。 - 超前期研究阶段:对西线工程的调水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为后续规划奠定了基础。 - 规划阶段:进一步明确了西线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初步规划了一些调水线路和水源地,但调水规模和具体方案仍在不断研究和调整中。 - 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提出了上线调水方案,即金—雅—大—贾联合调水方案,确定了金沙江岗托调水40亿m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联合自流调水40亿m³,共调水80亿m³的方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方案在后续深化调整中不能满足调水170亿m³的要求。 - 2012年-2019年江河连通方案研究论证阶段: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联合开展南水北调西线江河连通方案研究。该阶段选取更大范围对调水到黄河的各种调水方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初步拟定六江(河)总调水规模450亿m³,并拟定了全程自流的调水线路。 - 2018年-2020年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阶段:结合新形势、新战略,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基于调水区生态环境研究成果,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对西线工程原规划方案及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上线调水方案,并结合南水北调西线江河连通方案研究论证成果,进一步研究了调水断面下移方案。经综合比选,认为金沙江叶巴滩—雅砻江两河口—大渡河双江口—洮河自流调水方案(也称下线方案)较为合适。 方案研究 - 引水河段及引水坝址分析:调水断面下移方案涉及的调水河流与原规划方案保持一致,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综合考虑调水河流的筑坝条件、可调水量、已有梯级规划以及与邻近黄河干支流的空间位置关系,初拟调水断面下移方案的引水河段和下移的引水坝址。 - 可调水量分析:可调水量是在扣除坝址上游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量、坝址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后,理论上各断面的上限调水量。影响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Tennant法研究可知,当生态流量占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达到60%时,可以满足大多数水生生物主要生长期的水量需求,为水生生物提供优良的栖息生境,保护河道形态,为大多数野生动物提供安全栖息地。结合调水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断面以上河道外需水量预测结果、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拟定各调水断面可调水量及其占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 - 受水河段分析:调水断面下移方案考虑自流和抽水2种引水方式。采用抽水方式可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调整提水扬程,选择调水线路较短的抽水入黄位置。采用自流方式时入黄位置的确定主要受引水高程及调水线路总体布置影响。因此,选择贾曲河口作为抽水方式的受水河段,洮河括曲河口—中寨镇河段作为自流方式的受水河段。 - 调水方案初拟:受调水区地形条件以及调水断面可调水量的限制,为满足西线工程调水规模,断面下移方案宜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联合调水。考虑联合调水的各引水坝址取水口、受水河段的高程及水头衔接要求,以尽可能降低扬程、缩短调水线路为原则,设置4个自流方案、2个抽水方案。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线调水方案中的自流方案和抽水方案具体如下: 自流方案 - 通天河歇马—黄河玛曲自流方案:从通天河歇马坝址以自流方式,通过长隧洞穿越江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引水至玛曲,隧洞洞径9.2m×3.8m为城门洞型,隧洞全长179.0m,隧洞出口后以2.0的明渠输水入黄河,入黄高程4290m,年调水量55亿方。 抽水方案 - 阿坝查理乡抽水蓄能电站方案:在阿坝查理乡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水头高320米,将长江水从3130米抽高到3450米进入红原县海拔3480米位置,隧洞长度20公里直径10米,总长60公里,主要用风电光伏抽水,每天最大抽水6小时,可实现年调水一定规模。 优势互补分析 - 建设成本方面:自流方案通常无需建设大规模的抽水设施及配套的能源供应系统,可降低建设成本中的设备购置、安装及运行维护成本;抽水方案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设施增加了一定成本,但可灵活选择水源和取水位置,避免因地形限制导致的大规模隧洞挖掘和高坝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方面的建设成本。 - 运行管理方面:自流方案运行管理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抽水设备操作和维护,降低了运行管理难度和成本,且运行稳定性高;抽水方案可根据用水需求灵活调整抽水时间和水量,在非用水高峰期减少抽水,降低运行成本,在用水高峰期加大抽水力度,更好地满足用水需求。 - 调水规模方面:自流

0 阅读:36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