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名共产党员不幸被捕,为了保命他竟然主动透露12人名单,特务们喜不自胜,可看清名单上的名字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盛超群,1919年生人,老家在重庆市云阳县桑坪乡桃树坪。 盛超群年少求学时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了很多进步书刊,其中尤其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的文章总是能用干练的语句深入社会现场,揭露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存在的问题,盛超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嫉恶如仇的品格。 1936年,盛超群上了军校,但国民党在抗日问题上的软弱让他很是寒心,军校制度的腐败黑暗更是让他不满。 在一番思想风暴后,盛超群毅然决然选择了逃出军校,尽管这样做有被枪毙的风险。 之后,在1938年,经过李公朴(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的介绍,盛超群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并成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一员。 在这里要提一下,这个“先锋队”由我党领导组织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宗旨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追求民族解放”。 不过,盛超群的学习经历并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他不得已提前毕业,赴身抗日战场。 在四川,盛超群成为了我党地下组织的一员,因为他的文学能力很强,主要负责了宣传工作,把笔杆子当做枪杆子,深刻揭露国民党的腐败和黑暗。 比如说他主编的《中外春秋》和《春秋新闻》,里面揭露了国民党贪官污吏的丑恶面目,语言幽默诙谐,一针见血。 在1939年至1943年这4年时间里,盛超群又两次被捕的经历,但他都凭借着机智的头脑和冷静的分析,避免了被陷害。 1946年中旬,盛超群发表了一篇名为《万县三首长动荡之谜》文章,这篇文章的冲击力很广,把整个县城都惊动了,万县县长和警察局长丢了饭碗。 这名警察局长发誓一定要报复,盛超群不慌不忙,又写了一篇抨击社会不公的文章,局长颇为恼怒,派了十多个警察抓人,盛超群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脱身。 谁料,不久后,多名反动头目联手,给盛超群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最终,盛超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作为我党地下工作者,自然是了解不少情报,对此,国民党几乎动用了所有酷刑,打算磨平盛超群意志后再进行审问。 国民党人给出了一个条件,只要供出在盛超群身边的12名共产党员身份,就可以饶他不死。 这样的条件是“诱人”的,盛超群的做法如何呢? 只见他满口答应下来,在提供的纸张上写下了12个人的名字,国民党特务见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可是,国民党特务拿着名单抓捕人时,却发现名单上的人全都是当地县城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根本就不是共产党人。 愤怒的特务头目质问盛超群为什么要这样做,筋疲力尽的盛超群嘴角挤出一抹微笑,回答道:“哄你们玩的,活该你们上当!” 遗憾的是,盛超群的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国民党人,1949年,盛超群葬身于重庆“渣滓洞”大屠杀,那年的他仅有30岁。 有人说,盛超群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激怒国民党人,让自己得不偿失,这样的想法是错的。 提供假名单,可以起到转移国民党特殊注意力的作用,还能借此延缓国民党侦查的脚步,为我党人员的行动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盛超群的牺牲没有白费,他用机智的头脑保护了更多共产党员,他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像盛超群这样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铭记!
1948年,一名共产党员不幸被捕,为了保命他竟然主动透露12人名单,特务们喜不自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1-14 17:04:38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