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从毛主席1952年5月1日接见古蔺县苗族女青年项美明开始反思四渡赤水的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1-16 11:21:23

以下是一篇从毛主席1952年5月1日接见古蔺县苗族女青年项美明开始反思四渡赤水的文章: 从接见项美明说起 1952年5月1日下午,毛主席接见了古蔺县苗族女青年项美明。在那一刻,或许毛主席的思绪会飘回到17年前红军在古蔺县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四渡赤水的场景仿佛又在眼前重现。 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与决策过程 1935年,中央红军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将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红军最初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但在土城战斗中,由于敌情侦察有误,战斗陷入僵局,敌人援军又蜂拥而来,毛泽东当机立断,果断提出放弃原定渡江计划,拉开了四渡赤水的战幕。 四渡赤水在古蔺县的具体情况 在四渡赤水期间,红军在古蔺县转战54天。古蔺人民对红军的到来从最初的误解到后来的大力支持,这一转变彰显了红军宣传工作和纪律的重要性。红军所到之处,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即使是夜间在老百姓家借来打地铺的稻草,不仅要归还,还会给老百姓租金;走的时候,用过水缸里的水,也会给老百姓挑满。红军在古蔺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群众很拥护红军,据统计,整个古蔺县共有800余名好男儿踊跃地参加了红军,为革命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渡赤水的伟大意义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军事行动,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这一胜利,雄辩地证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符合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实际。同时,四渡赤水也让红军在古蔺县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日后古蔺县的解放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四渡赤水的反思 四渡赤水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战略、战术以及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胜利。从战略层面看,毛泽东等领导人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灵活多变地制定作战计划,体现了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在战术运用上,红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徒步快速机动的能力,“走”“打”结合,敌变我变,兵不厌诈,在数十万敌人之间飘忽往来,主动创造和寻找战机,有效歼灭敌人,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而红军与古蔺人民的鱼水情深,则启示着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人民群众都是革命胜利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毛主席接见项美明,或许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回顾和铭记,也是对古蔺人民在革命时期所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和感谢。四渡赤水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 阅读:18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