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没能直接打过长江,并不存在遗憾,相反,这一行动是伟大战略智慧的体现,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1-16 11:21:23

红军四渡赤水没能直接打过长江,并不存在遗憾,相反,这一行动是伟大战略智慧的体现,原因如下: - 战略目标的灵活调整与达成:红军长征初期,原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而,国民党军队在长江沿岸布下重兵,企图围堵红军。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红军若强行渡江,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毛泽东等指挥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果断调整战略,放弃直接北渡长江的计划,通过四渡赤水,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创造战机。这一过程中,红军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有生力量,为后续战略转移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军事指挥艺术的卓越展现: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红军在这一战役中,巧妙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忽东忽西,声东击西,不断变换作战方向,使敌人难以捉摸红军的真实意图。红军以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调动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成功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为最终实现战略转移目标奠定基础。这一战役充分展示了红军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 战略眼光与长远布局: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四渡赤水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为红军后续的发展和革命形势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红军在运动中不断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为开辟新的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同时,通过这一战役,红军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为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渡赤水是红军在长征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战略决策,是红军在复杂环境下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0 阅读:2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