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深夜,郑苹如悄悄被押到小树林,特务看着她长得太漂亮了,实在是不舍得开枪,还没等他们有什么动作,郑苹茹突然说了一句话,特务听后激动不已。 郑苹如一位出生在日本,却有着中国血统的女子,她的父亲曾在日本接受教育,信奉三民主义,并娶了一位日本女子为妻,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郑苹如从未想过要过安逸的生活,反而对祖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中学时期郑苹如得以回到祖国接受教育,她才貌双全很快成为校园里的明星,她曾梦想成为一名演员,也登上过杂志,但这个梦想被父亲阻止了,父亲认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貌未必是件好事。 然而郑苹如并没有就此止步,她经常出现在抗日前线,慰问将士在公共场合宣传抗战,甚至还演出过话剧,她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学毕业后郑苹如加入了中统,成为一名特工,她利用自己"交际花"的身份,在日本名流圈子里周旋,获取着重要的情报,日本人对她的信任甚至到了让她翻译绝密档案的地步。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虽然最终战争以失败告终,上海也沦为敌占区,但郑苹如和其他爱国志士并没有放弃,他们建立了上海地下抗日组织继续着抗争。 郑苹如凭借自己流利的日语和父亲在上海的显赫地位,得以接触日军高层,她向抗日组织提供了大量日军的机密情报,甚至在汪精卫叛变前就发现了征兆,只可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汪精卫叛变后,其手下丁默邨成为了抗日组织的首要目标,郑苹如被派去刺杀丁默邨,但几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原来狡猾的丁默邨早已看穿了郑苹如的身份。 郑苹如决定孤注一掷,亲自刺杀丁默邨,却不料被捕遭受严刑拷打,丁默邨曾是郑苹如的"老情人",她之前就是借此身份接近他,但在丁默邨眼里感情抵不过权力和利益,而外界却误以为郑苹如只是丁默邨的情妇,对她恶语相向。 1940年的一个深夜年仅22岁的郑苹如被押赴刑场,临刑前她望着漆黑的夜空,脸上露出了动人的酒窝,她微笑着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不要打我脸好吗?"请求被准许了,枪声响起郑苹如倒下了,她的笑容似乎还凝固在脸上。 不久后郑苹如的未婚夫和弟弟也先后在战场上牺牲,而丁默邨这个叛国投敌的汉奸,直到1947年才被国民政府以叛国罪处决。 郑苹如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悲剧,她有着不凡的理想,却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过,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 有人说英雄不问出处。郑苹如虽然出生在异国他乡,但她的心始终系着自己的祖国,她用行动证明,爱国无关血统无关出身。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先烈们所经历的磨难,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所作出的牺牲,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雨果曾经说过:"世上没有一件工作是容易的,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只有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换来最后的成功。"郑苹如的一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她的斗争换来的是今天我们的幸福;她的牺牲,换来的是今天我们的安宁。我在罐头搞创作 信息来源:国政府女特工郑苹如 刺杀汪伪政府特工总指挥丁默邨——凤凰网
1940年深夜,郑苹如悄悄被押到小树林,特务看着她长得太漂亮了,实在是不舍得开枪
粉墨叔叔登场
2025-01-16 15:38:39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