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智慧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形式,逐渐成为解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重要路径。然而,在智慧社区推广过程中,适老化问题逐渐暴露。日照市凤凰社区作为山东省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单位,在适老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曲阜师范大学“夕阳政暖实践队”在此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调研与实践活动,致力于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适老化路径。 曲阜师范大学 寒假社会实践 三下乡 2025三下乡社会实践
近年来,智慧社区建设逐渐覆盖全国,其通过信息技术与社区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社区服务效率。然而,许多老年人因不熟悉数字技术面临“数字鸿沟”,在享受智慧社区服务时遇到困难。凤凰社区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适老化服务领域仍存在不足。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与服务,深入挖掘适老化需求与优化路径,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实践队以社区老年人为主要对象,设计了覆盖日常生活需求、服务使用习惯、技术接受度等维度的问卷,并开展了一对一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约62%的老年人对社区智慧化服务感兴趣,但因技术门槛难以实际使用,超过80%的老年人表示希望获得更便捷的技术支持和贴心的线下服务。
实践队成员走访了凤凰社区的智慧服务平台,观察中发现,虽然社区硬件设施完善,但服务流程未完全覆盖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例如终端设备操作复杂、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
团队模拟了老年人参与智慧服务的全过程,体验过程中,许多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了操作难点,进一步验证了问卷调查中的数据。
在调研中实践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技术壁垒显著
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的设计更多面向中青年用户,忽视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学习曲线。例如,部分终端操作需熟悉触屏与语音交互,老年人使用频率低,操作不熟练。
2.线下支持不足
社区内志愿者服务力量薄弱,未形成有效的服务闭环。许多老年人因缺乏线下指导难以参与智慧社区服务。
3.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
智慧社区的服务主要集中于健康监测与基础信息查询,未能覆盖老年人对社交、娱乐、心理慰藉等多方面的需求。
为推动智慧社区适老化发展,实践队结合调研成果,围绕适老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开展技术培训
开展“智慧服务培训班”,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老年人使用健康终端、社区APP和线上预约系统。培训中应融入模拟操作、手把手指导等环节,提升了老年人对技术的接受度。
2.建立志愿服务队伍
发起“夕阳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招募青年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技术指导与陪伴服务。例如,志愿者定期上门协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并解决日常问题。
3.丰富活动形式
组织以“智慧生活,老有所乐”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包括老年人兴趣培训班(如智能摄影、线上购物技巧等)和智慧化娱乐活动(如健康游戏体验)。这些活动能够增强老年人与智慧社区的互动,提高满意度。
4.优化设施设计
结合调研结果,向社区管理者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在智慧终端设计上引入更大字体、语音导航功能,同时加强无障碍通道与线下服务站的建设。
通过实践活动,凤凰社区老年人对智慧社区的接受度显著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增强了老年人与社区之间的纽带,初步形成了智慧社区适老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这一实践为智慧社区适老化建设提供了以下启示:
1.需求导向是核心
适老化服务的核心在于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尤其是在技术与服务内容设计上,要体现更多的人性化与便捷性。
2.线下线上相结合
智慧社区不仅需依托技术,更需通过线下支持体系满足老年人实际使用需求。志愿服务和日常陪伴不可或缺。
3.持续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社区需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与服务形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提升他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凤凰社区智慧化适老服务的探索虽然初见成效,但智慧社区适老化建设仍任重道远。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更多优化路径,为建设更包容、更和谐的智慧社区贡献力量。通过这一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
投稿人:崔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