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为了阻止父亲李旦退位,巧妙地以彗星的出现暗示了皇太子即将登基,但李旦并未动摇,反而坚定地表示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太平公主并不放弃,她派人劝谏李旦,但李旦愤怒地回应:“当年我劝中宗立贤明的皇子以避灾祸,而他不听,如今到了我该禅位的时候,难道不可以吗?” 李隆基得知父亲决定退位后,尽力推辞,但李旦坚决表示:“你若是孝子,应该接受禅位,难道要等我死了,你才肯登基?”李隆基无话可说,只能答应。于是,李旦禅位为太上皇,然而虽然退位,他仍掌握朝政大权。 太平公主为何如此坚持阻止父亲退位呢?这要从唐中宗李显的去世说起。710年,李显去世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联合起草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而李旦则被任命为太尉。然而,韦后的亲信暗中策划称帝,太平公主便与李旦之子李隆基联手,最终铲除韦后。 李旦依赖太平公主,常常与她商量朝政,甚至当太平公主未能出席朝会时,李旦会派宰相去询问她的意见。太平公主甚至开始在朝中控制人事,自己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封为王。然而,她始终对李隆基的威势感到担忧,认为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为了削弱李隆基的权力,太平公主散布流言,声称李隆基并非嫡长子,不应继位。李旦下令制止这一言论,但太平公主仍暗中监视李隆基,密谋废立之事。她甚至暗示宰相们废除李隆基,结果被宋璟严词驳斥,指出李隆基为大唐社稷立下赫赫战功,不能轻易废除。 711年,李隆基监国,朝廷内外风云变幻,太平公主继续寻求机会图谋废立李隆基。她不惜利用彗星现象来暗示太子即位之事,然而李旦依然将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太平公主的权力逐渐增强,七位宰相中五位出自她的门下,许多文武大臣都归附她。然而,她的阴谋并未得逞,最终她与窦怀贞等人图谋废李隆基的消息被泄露。 李隆基果断采取行动,先后诛杀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最终在李旦的面前揭露了太平公主的谋反之事。太平公主被赐死并夷族,她的四子中,只有与李隆基关系较好的次子薛崇简得以免死。李旦最终将政权交给李隆基,姑侄之争以太平公主的失败而告终。
太平公主为了阻止父亲李旦退位,巧妙地以彗星的出现暗示了皇太子即将登基,但李旦并未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1-25 17:20:00
0
阅读:32
用户14xxx84
小编是外星人吗?太平公主的爹是李治,李旦是她哥。
用户14xxx84
小编连历史人物关系都不清楚,就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