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半星]看完了徐克的射雕,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观

利和庄时 2025-02-04 17:24:53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半星]

看完了徐克的射雕,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观影喜好,供大家参考。轻微剧透,不太影响未观影的朋友。

先说结论:徐克不行。

1.对我个人而言,我评价一部电影的首要因素是:可否把一个故事讲好。

作为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徐克的射雕自然不可能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把整个原著都放进去,这部电影截取的是原著其中几章,并且对情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简化,对人物关系和形象也做了调整。

事实上绝大多数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都需要对原著进行简化,这属于再创作的一部分。因为电影的时间有限,比如新出场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可以用好几个段落描述外貌、穿着、内心活动等特征,但是在电影中可能需要几秒钟在一个镜头中就展示出这一切。

而作为导演兼编剧,徐克对射雕原著的简化是存在问题的。电影的故事必须完整,得符合逻辑,徐克的射雕故事基本完整,原因并不是改编得好,因为金庸的射雕小说本身就很完整,而徐克改编得过于直白,以致电影看到一半时都能知道后面的情节发展,观众基本没有预期可言。

再说逻辑,徐克最主要的简化在于为了体现「侠之大者」,电影最后二十分钟大汗被郭靖的侠义感动,选择主动撤军。

你硬要这么设定也不是不行,但跟原著差别实在太大,两人手牵手劝退十万大军,怎么看怎么觉得瞎编。我常说要电影尊重观众,不要把观众当傻子,这种设定的结果最终体现在电影的评分和口碑上。

2. 说完情节本身,再说演员。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但我认为是可以探讨的。

先说我的观点:两位主演的演技在这部电影里面是合格的。

无论肖战还是庄达菲,他们的演技在这部电影里基本足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上所述,因为徐克把情节大幅简化了,这种简化以至于并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演技。所以不只是两位主角,几位配角(包括梁家辉、张文昕、阿如那和巴雅尔图等)的演技也在线,但是实际上就像高考考题简单了,大家的得分差距缩小了一样。

这种小说改编的电影、并且之前已经有了诸多经典版本的电影,角色想要演得好是有难度的,因为过去几十年其他演员所塑造的同一角色实在过于经典,所以为什么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最经典的角色都是第一个版本,因为情怀往往有着很大的加分。

多说几句肖战。我刚才说了,肖战的演技在徐克版的射雕里面是合格的,是基本够用的,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但也仅限于「够用」,演员的演技取决于多方面,包括生活阅历以及个人天赋等。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在郭靖母亲为了郭靖选择自尽的片段中,肖战的演技就明显不够用了,他所表现出来的悲痛是完全不及格的。但是这也跟徐克的改编有关,徐克改完这一段后和原著的情节基本毫无关联了。

另外在电影中郭靖的塑造也过于简单了,武功比小说中大幅加强,基本无人能敌,吊打其他敌人。打个比方,

「这位兄弟练的是什么拳法?」

「我练的是咏春拳,可否切磋切磋?」

「可以,我练的是加特林」

3.以上就是最主要的电影故事情节和演员演技,其他方面就简单说一下。

徐克的改编也不完全是一塌糊涂,起码在电影中华筝这个女性角色(张文昕扮演)是一个亮点,让人感觉惊艳,是一名独立和飒爽的女性形象,而她与黄蓉也多了不少对手戏,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黄蓉的机智。

至于电影画面、音效和特效,我看完电影之后查了一下,射雕的投资高达四个亿,我认为特效是不值这个价。电影画面宏大,但是CG感过强(按照2025年的标准来说),并且力量感明显不足(我感觉音画不是特别协调),整体来说有点敷衍,如果是一部网大的话那没问题,但这可是春节档的院线电影。

另外作为一部战争背景的武侠片,两军交战的场景几乎是缺失是的,除了开头有一点骑兵交战场景以外(最后郭靖都一人劝退蒙古大军了,压根没有交战)。然而在电影结尾的彩蛋部分却又有不少战争阵法的演绎,反倒比正片好看多了,不知道徐克怎么想的。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不太值得你去电影院一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你如果是导演或者某位演员的铁粉的话就两说了。电影的最大问题在于徐克的改编太差,原著情节的过度简化和强行自圆其说。

最后还是感谢金庸,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宏大且内涵丰富的武侠世界。看完射雕,我也理解为什么金庸让徐克别拍他的小说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