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小偷竟然将金盆洗手前的最后一偷,安排在了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可任凭小
宇宙奥秘
2025-02-07 15:40:56
1995年,小偷竟然将金盆洗手前的最后一偷,安排在了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可任凭小偷翻箱倒柜最终也只有两条烟和4000元,没想到书记回到家时发现4000元不见后心急如焚,连忙报警求助。
郑培民扎根基层多年,深谙民间疾苦,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坚持亲自阅读和处理群众来信,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这在当时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的年代实属难得。
1998年,湖南遭遇特大洪灾,他这个国家干部,坚守在抗洪大堤上。
长期以来,他一直践行着“为民”的信念,他朴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印刻在湖南人民的心中。
几个月前,郑培民结束了几天的外地工作回到长沙的家中。
推开门,他却愣住了,映入眼帘的不是往日的整洁,而是满地的狼藉,
抽屉被拉开,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这场景,就算是久经沙场的郑书记,也不禁心里咯噔一下!
他立刻查看家中情况,发现丢失的物品并不多,共有4000元现金、两条香烟。
他赶紧报了警,这事儿再小也得走流程。
消息传开后,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公安震动。
警察迅速破案,抓获了小偷,小偷的供词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原来,这小偷在当地也算是个惯犯了,听说省委副书记家没什么安保措施,想干一票大的。
结果进去一看,傻眼了,堂堂省委副书记的家,居然如此简朴,甚至比普通人家还要寒酸。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翻出来这点东西,实在是不甘心。事后,小偷越想越后怕,干脆自首了。
这件“小偷都嫌弃”的盗窃案,意外地曝光了郑培民的清廉本色。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事发后郑培民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并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
他坦诚地解释了4000元现金和香烟的来源。
郑培民的清廉作风,并非偶然。他始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取私利。
他对家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妻子只是一名普通工人,私下生活中,也没有超标的地方。
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家中都是多年的老物件。
他经常告诫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2002年,郑培民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7岁。
湖南省上下一片悲痛。送别的人群中,有工农商三种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送这位好书记最后一程。
人们含泪送别这位人民的好公仆,送别这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0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