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蛟龙行动》需要保密是什么梗?deepseek:《蛟龙行动》“需要保密”的梗

雨竹看影剧综 2025-02-09 19:23:41

问:《蛟龙行动》需要保密是什么梗?

deepseek:《蛟龙行动》“需要保密”的梗源于该片在2025年春节档宣传期间的一段争议性操作。电影官方发布宣传视频称,因台词涉及“国家机密”,剧组在拍摄时采取了一系列夸张的保密措施,例如手写台词、警惕外籍演员靠近并迅速藏起剧本等,以此作为营销噱头。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网友大规模调侃和批评,成为网络热议的“笑点”。以下是该梗的具体背景及争议焦点:

1. **宣传内容与逻辑漏洞**

- 视频中声称,涉及核潜艇机密的台词必须严防外籍演员接触,否则可能泄露国家机密。例如,当外籍演员靠近时,主演张涵予等人需立刻收起剧本,甚至通过口述传递台词。

- 网友指出矛盾:若台词真涉及机密,电影上映后所有观众(包括外国人)均可观看,所谓“保密”完全失去意义。因此被调侃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 **网友的讽刺与段子**

- 针对宣传逻辑,网友创作了大量段子,例如:

- “为了保护国家机密,建议电影禁止公映”;

- “电影院应设立‘非外籍人士专用场次’”;

- “观众看完电影需签署保密协议”。

- 这些调侃反映了公众对过度营销的反感,认为片方“低估观众智商”。

3. **片方的真实意图与舆论反噬**

- 官方本意可能是通过“保密”标签突出影片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同时宣传演员的敬业(如张涵予“一分钟记20条指令”)。

- 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舆论普遍认为这种营销手段“浮夸”“不合逻辑”,甚至被质疑是否真存在“泄密风险”。最终,相关视频因争议过大被删除。

4. **延伸争议:影片质量与口碑**

- 该事件进一步引发对影片质量的担忧。有影评指出,《蛟龙行动》叙事混乱、角色扁平,与前作《红海行动》差距明显,导致观众期待值下降。网友戏称“保密成功”是因为影片“毫无记忆点”,甚至调侃观众“完成保密任务”(即不买票观影)。

总结

“需要保密”的梗本质是网友对电影宣传策略的讽刺,核心矛盾在于“既要公开上映,又标榜拍摄时保密”的逻辑荒诞性。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公众对主旋律电影营销套路的审美疲劳,以及影视行业在宣传尺度上的边界争议。

保密任务顺利完成✅

0 阅读:0
雨竹看影剧综

雨竹看影剧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