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三天后的7月24日,毛泽东与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等人讨论外交问题时,特别强调了中国应如何在超级大国之间寻求自身利益。他提到:“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可以利用矛盾,就是我们的政策。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 毛泽东此番言论反映了他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察。毛主席的顾虑源于他在与苏联和美国交往中的教训。他深知,如果在处理与一个大国的关系时,另一个大国也与中国发生冲突,最终可能导致陷入无法脱身的困境。因此,中国必须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灵活运用策略,而不是两面作战。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在初期较为友好。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出兵东北,协助中国打击日军,减轻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压力。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也为中国提供了部分军事装备,特别是空军力量,协助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激战。苏联的帮助对中国在空中作战中取得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恶化。苏联试图将中国纳入其战略体系,希望中国充当其抗衡美国的力量。然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愿与任何大国结盟,尤其是苏联的控制性合作,这与苏联的意图发生了冲突。 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企图将两国关系推向对中国有利的方向。赫鲁晓夫希望借助与中国的合作来增强苏联的影响力,但背后的操控意图却被毛泽东一行看穿。毛泽东尤其对赫鲁晓夫的沙俄主义做法感到反感。在处理中东铁路问题时,毛主席坚决拒绝了苏联在该地区的控制要求,并收回了铁路管理权,要求驻扎在铁路附近的苏联人员撤离。此举引发了赫鲁晓夫的不满,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毛泽东深知,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必须巧妙地运用外交策略。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既能保障中国的独立与尊严,又能避免被卷入外部大国的争斗之中。因此,在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背景下,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力图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
1972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三天后的7月24日,毛泽东与周恩来、姬
爱吃凉拌菜
2025-02-11 17:14:3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