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7日,上海街头,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中年男子被押送下车。周围群众围观,荷枪实弹的士兵严密戒备。然而,这名男子并未表现出临刑前的慌张或恐惧,反而对着记者镜头露出了淡然的微笑。
在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政权在与共产党军队的战斗中节节败退。愤怒和不甘心让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发动一场残酷的屠杀。为此,特务头目毛森执行了一系列清洗行动,致使成千上万的革命志士丧命。上海解放前,国民党特务屠杀了数不清的无辜者,其中包括民主党派人士张达生。
张达生,本名张志仁,出生于安徽萧县,曾担任孙文主义同盟江苏支盟的书记,并参与了1930年中共江苏省的黄口武装暴动。黄口暴动标志着红十一军的诞生,也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起点,为日后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经验。
1930年5月,中共江苏省决定发动地方暴动,发起大规模起义以推动全国革命高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组织决定将农民起义队伍整编为红军,而红十五军第一师便在萧县建立。这个消息迅速在萧县传开,激励了当地人民,最终决定在此地成立一个红军团。
张达生被任命为红十五军第十一师的师长,肩负起领导黄口暴动的重任。黄口是徐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由国民党一个连的兵力驻守。为了防止农民起义,国民党严密封锁了黄口及其周边地区,车站等交通要道都由重兵把守。然而,张达生带领的起义队伍只有两把短枪和48枚自制炸弹,敌我力量悬殊。
1930年7月10日早晨,张达生按照计划悄然带领队伍潜入黄口。当时黄口内已有接应力量,一声令下后,张达生带领起义队伍迅速攻入敌营,手榴弹的硝烟弥漫空中。起义队伍高喊:“快缴枪!投降不杀!”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迅速陷入混乱,纷纷四散逃窜。我军趁势追击,最终将敌人一个连的武装力量全部俘获。
黄口暴动取得了辉煌胜利。暴动后,黄口街头的人民群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一历史性胜利,张达生的英勇行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遗憾的是,张达生最终在上海的屠杀中丧命,他的名字也被铭刻在抗战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不屈的象征。
张达生的事迹,尤其是黄口暴动中的英勇表现,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段传奇。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革命志士的决心和勇气,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