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江浙地区盗匪横行,其中苗喜凤以轻功卓绝、盗亦有道著称,专挑贪官恶霸下手,深受百姓敬仰。一日深夜,苗喜凤途经桐庐县一村庄,闻院内女子哭泣,心生好奇,遂翻墙上房探查。
只见院中一女子黄九菊,为救病重母亲,欲以自身寿命相换,正欲自残。苗喜凤见状,急呼制止,并跳下房顶,夺下女子手中利刃。得知黄九菊家境贫寒,无力为母治病,苗喜凤慷慨解囊,赠银三十两,并承诺三月后再来相助。
三月后,苗喜凤如约而至,却发现黄九菊家已人去楼空。一番打听后得知,黄九菊虽竭力救治,其母仍不幸离世。处理后事并安顿好弟弟后,黄九菊投奔他乡,却遭桐庐县城大户人家少爷强抢。
苗喜凤闻讯,怒不可遏,连夜赶往县城,救出黄九菊,并背其逃离。在得知黄九菊弟弟下落后,苗喜凤又火速将其接出,三人一同前往杭州安顿。黄九菊感激涕零,欲以身相许,却被苗喜凤婉拒,认为此举有违道义。
最终,苗喜凤为黄九菊寻得良缘,将其许配给驻杭革命军军官,并出资置办嫁妆,以兄长之名送其出嫁。黄九菊弟弟亦随姐夫读书,一家人生活美满。而苗喜凤则在安排好一切后,悄然离开,从此再无音讯。
黄九菊虽心怀感激,却始终未能再见恩人一面,心中留下遗憾。苗喜凤虽为盗贼,却行侠仗义,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