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的一支队伍在一处空旷地带暂时驻扎。夜深时,周士

曦月谈谈 2025-02-12 16:32:51

1934年,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的一支队伍在一处空旷地带暂时驻扎。夜深时,周士第因尿急起身,刚走出帐篷,突然远处射来一道亮光,瞬间让他警觉起来。这一刻,周士第的果断反应,成功挽救了整个军队的命运,成为他军旅生涯中一次值得铭记的机敏表现。

周士第,1900年出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他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幸运地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先后就读于私塾与中学,并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这些活动不仅塑造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也锻炼了他出色的心理素质。

1924年,周士第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一名军官学员。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军事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在这个时期,周士第逐渐认识到国内革命的紧迫性,并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

同年,国内革命局势愈加复杂,周士第满怀报国理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参与各类军事行动,包括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暴乱、以及应对军阀叛乱等,屡次受到中共两广区委的表扬。然而,革命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周士第也曾经历过低谷和挫折,这也是中共斗争历史中的一部分。

1934年,随着我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成为唯一的战略选择。此时,周士第被任命为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指挥科长,随军前往长征路上。在这段长途跋涉中,除了恶劣的物资匮乏和艰险的地理环境,最严峻的挑战来自于国民党的不断围追堵截。

某夜,红军行军多日,疲惫的队伍终于找到一处隐蔽之地停下休息。战士们都累极了,沉沉入睡,连站岗的哨兵也难掩困倦。然而,周士第保持着一个多年的习惯:深夜起来上厕所。正是这一习惯让他在起身时警觉地注意到远方的异常光亮,迅速做出反应。周士第的这一决策,不仅避免了敌人对营地的突袭,也拯救了红军的生命,展现了他超凡的军事直觉和领导能力。

周士第的果断和机敏,不仅体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超凡指挥才能,也反映了他在艰难困苦中所养成的坚韧精神。这一事件,成为他一生中值得铭刻的英雄事迹之一,也为红军在长征中的胜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121
曦月谈谈

曦月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