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为了自己的弟弟,打掉两个孩子,是对还是错? 在生活的天平上,有些抉择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2015年,武汉的柯希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两难境地。 柯希与丈夫结婚已有十年,她属于不孕体质,为了拥有一个孩子,夫妻俩尝试了无数方法,吃尽了苦头。终于,上天眷顾,柯希怀孕了,而且还是双胞胎。这个消息让全家人欣喜若狂,尤其是盼孙心切的婆婆,多年的心愿即将实现,她满心欢喜地搬到了柯希家,精心准备营养餐,细心照料着柯希,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然而,命运总是无常。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柯希的弟弟被确诊为白血病,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家庭的宁静。为了挽救弟弟的生命,全家人纷纷进行骨髓配型,可结果却令人绝望,没有一个人匹配成功。 柯希心急如焚,她不顾丈夫和婆婆的阻拦,偷偷去做了配型。命运就是如此戏剧性,柯希竟然配型成功了。但这个好消息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骨髓移植需要先打掉腹中五个月大的双胞胎。 一边是与自己血脉相连、从小呵护长大、此刻正被病痛折磨着等待救命的弟弟;一边是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才怀上的孩子,也是丈夫和婆婆心心念念的家族延续。这个抉择,让柯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柯希家里兄弟姐妹四人,弟弟是唯一的男孩,从小就备受宠爱。在父母的影响下,柯希对弟弟更是关怀备至,甚至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辍学外出打工,辛苦挣来的钱大多都补贴了家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弟弟身上。即便婚后,柯希也从未停止对弟弟的帮助,而婆家对此也一直没有过多干涉。 可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得知柯希配型成功后,丈夫和婆婆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婆婆声嘶力竭地怒吼:“你为了救你弟弟,竟然要把5个月的双胞胎孩子打了,你是要我们家绝后吗?那可是两条鲜活的生命啊,你怎么能这么狠心!”丈夫也苦苦哀求,甚至威胁说如果柯希打掉孩子,就选择离婚。婆婆几乎要给柯希跪下,只求她能留下孩子。 面对丈夫和婆婆的激烈反对,柯希哽咽着说道:“那是我弟弟啊,我从小看着他长大,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我做不到啊!孩子以后还可以再要,可弟弟的命只有一条。” 最终,柯希还是狠下心来,决定打掉孩子救弟弟。上手术台前,她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泪水潸然而下,那是她与孩子最后的告别。作为母亲,她怎会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一想到弟弟在病床上痛苦的模样,她觉得自己的决定虽痛苦,却别无选择。 手术很成功,弟弟的生命得以挽救。然而,柯希的家庭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矛盾之中。婆婆无法原谅柯希的决定,发誓再也不会接纳她。 从我国传统观念来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一方面,“长姐如母”“血浓于水”的观念深入人心,柯希对弟弟的深厚感情和救命的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传统中重视亲情、为亲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在许多传统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扶持、不惜牺牲自己来救助亲人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高尚和值得赞扬的。 另一方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也根深蒂固。柯希打掉双胞胎的行为,在丈夫和婆婆眼中,无疑是断了家族的香火,严重违背了家族传承的观念。而且,腹中的胎儿已经五个月大,在传统认知中,这已经是有生命迹象的个体,打掉孩子被认为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有人支持柯希的选择,认为孩子尚未出生,与已经存在的弟弟的生命相比,救弟弟更为重要;也有人指责柯希,觉得她的决定太过残忍,不仅伤害了丈夫和婆婆,也破坏了原本幸福的家庭。 但无论如何,柯希的这个抉择,没有真正的对错之分,只有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残酷。在亲情与家庭的两难之间,她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压力。而这个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亲情、生命和传统观念的深刻思考。 信源:(武汉晚报 2015-4-24 弟弟突患急性白血病 姐姐为救亲人欲引产腹中双胞胎)
姐姐,为了自己的弟弟,打掉两个孩子,是对还是错? 在生活的天平上,有些抉择沉
濮铭评趣这个事
2025-02-14 12:49: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