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潮湿,小便黄,一动就多汗?中医化解肝经湿热,方子建议收藏 “木热则流脂,断无肝火 盛而无痰者。” 这是中医理论,对肝火旺盛和痰湿关系的描述。肝火旺盛时,如同树木受热会流出油脂,人体也会因肝火的煎迫而内生痰湿。所以很多人总是油光满面得、阴囊潮湿严重、口苦、便黄,这些都是肝经经过的地方,所以调理还需从肝治疗。 之前有位患者,就诊前总是感觉出汗频繁,稍微动一动就出汗,腰酸身乏、阴囊潮湿,小便暗黄。 观察患者舌象发现,舌质红、舌苔厚腻,结合症状分析,这是典型的肝胆湿热过重的表现。 体内的肝胆湿热过重,导致身体的痰湿和浊气不断上涌、外泄,无法正常的归于膀胱而排出体外,困阻在腰膝部位,就会引起腰部酸痛;湿热蕴结在肝胆,使胆气上逆,所以会感觉口苦。肝经还经过宗筋,湿热下注进而导致阴囊潮湿。 拟方:龙胆草、栀子、泽泻、木通、苍术、党参、车前子、柴胡、生地、当归、生甘草。 龙胆草清肝泻火,利湿通淋;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通淋,2味常用于常用于肝火上炎、肝胆湿热导致的湿热症状。 利水渗湿,泻热,可缓解小便不利,木通利水通淋,清心火。 柴胡疏肝解郁,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地、当归补血活血。 患者调理一段时间后,再描述时小便通畅,阴囊潮湿感减轻。本文不推任何药物,中医讲辨证论,用药一定先根据体质辨证,不要盲目用药。
阴囊潮湿,小便黄,一动就多汗?中医化解肝经湿热,方子建议收藏 “木热则流脂,
大医柴胡来了
2025-02-14 17:46:0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