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某品牌做高端一直做不起来?它们总会把问题归结于是华子的问题,动不动还要几问余承东。这种逻辑本身就是畏惧竞争,逃避舆论,不愿直视自身问题的一种表现。
相比之下,真正在产品,价格上有直接对位的理想和小米,比某品牌强太多了。最简单的一个道理,理想和小米知道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强的地方要无限放大,弱的地方要尽量隐藏。
而不是所有的维度都要赢,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你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是长板,如果是这样的话,高端早就做成了。强行用营销,尤其是KOL,KOC发表明显侮辱普通人智商的言论,试图给所有人捂嘴的做法更是幼稚至极。
且不说会引起双方粉丝之间的唇枪射战,路人都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商是正常的,选择加入谴责或者远离这个群体,避免与之为伍。那么那些品牌想得到的高端消费者,他们会怎么看这个品牌,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下面这段算是免费送给某品牌公关的,咨询费我就不收了,听不听看自己。
在智驾这件事上,聪明一点的品牌策略都是向华为“趋同”,实在能力差距过大的,会选择智驾“无用”,也就是不宣传智驾。理想是前者,小米是后者。
理想和李想本人, 在华为明确了智驾赛道的绝对优势之后,官方层面上再没有进行过和鸿蒙智行在这个赛道的正面对比。甚至他们的KOL说的也是华为第一,理想第二,对于理想来说,它知道它的优势是什么,只要消费者认为理想的智驾不差,靠其他长板,就可以把车卖出去。
小米几乎不怎么宣传智驾,更多的是性能和其他方面的东西,因为雷军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智驾是短板,藏起来更合适,什么时候能做成和理想差不多了,再宣传也不迟。毕竟自己的目标人群也不在意这个,宣传智驾不是替别人擅长的赛道增加流量和认知吗?
简单来说,就是在所有人都知道1+1=2的情况下,是没有人会跳出来说,1+1应该等于10,会被当成傻子。
而某品牌的操作是,把自己刚刚补齐一点的短板,本来应该是从无到有的变化,直接摆在台面上,说我和最厉害的人一样。这无疑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如果消费者都认为和你是一样的,对你而言是“和华为一样好”,而对华为来说,“和某品牌一样差”那是不能接受的。
现在搞了一堆KOL吵来吵去,不要以为是打的有来有回,实际是在做切割。你们那几个极端的KOL逼着华为做切割,强调和你们智驾不是一回事。
“趋同”本来已经是第三阶段,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某品牌选择更为激进的4.0方式,我只能说祝好运了。
在智驾赛道选择和华为切割,自己把刚刚做出来的智驾放在火上烤,让短板破圈,这个营销思路比小米和理想勇的多。
如果最后智驾战略崩了,可别把锅甩给华为,多感谢自己的KOL和极端粉丝吧[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