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依靠自身华为云的优势,为DeepSeek-R1提供算力和硬件底座,在手机AI智能领域拉开了差距,可谓是真正的强强联合。 这一次,Harmony与DeepSeek或许正相视而笑,心中暗自揶揄:那些Android阵营的友商,所谓的自研不过是套壳美国大厂的“灵魂”,这场闹剧,真是荒诞不经,原本以为的高枕无忧,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 想当年,华为尚未揭晓Harmony彻底摒弃AOSP框架和Linux内核的蓝图时,某些友商心安理得地套着Android的壳,毫无愧色;而时至2023年,华为高举纯血Harmony的旗帜,这些友商却依旧换汤不换药,套着Android的壳,却非要贴上“自研”的标签,仿佛不打出“自研”的旗号,就无法在业界站稳脚跟似的。 再谈谈AI大模型的风云变幻。2021年,华为首发AI基座大模型盘古1.0,某些Android友商一脸懵懂;2022年,Open AI推出ChatGPT 1.0,他们还是一头雾水;到了2023年,Meta开源AI基座大模型Llama1.0,这些友商终于恍然大悟,但却开始焦躁不安。 焦躁之下,他们故伎重演,就像曾经套壳Android自研手机OS、车机OS一样,竟然也套壳Llama宣称“自研”AI大模型。新品问世时,明明AI助手是基于Llama的,却厚颜无耻地标榜“自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Harmony早已开源,却未见这些Android友商主动投身Harmony阵营;DeepSeek-V1/V2一经开源,也同样未见他们主动示好。这究竟说明了什么?这些年来,全球核心供应链虽然风云变幻,“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但这些Android友商骨子里的自卑和对国产核心供应链的怀疑却始终难以挥散。在管理资源的开源操作系统上,他们盲目崇拜美国的“灵魂”;在人机深度互动的开源基座模型上,他们同样盲目追随美国的“灵魂”。 可笑的是,这些友商原本还幻想着套壳美国的“灵魂”能苟安一时 鸿蒙系列不用安卓的底层代码就无法运行绝大多数应用,这不奇怪,因为开发一套新操作系列没有现成的供开发者用,得参考别的系列借它的代码给自己软件壳对接接口代码指令兼容,所以不能百分之百做到不用安卓的任何一条代码。 原以为套壳美国“灵魂”就能高枕无忧,结果这一轮所谓的“自研”醒来后,却无一例外地遭到了现实的狠狠打脸。套壳Android的“自研”OS、套壳Llama的“自研”AI模型都难逃厄运,之前在Android、Llama方向上的资源投入都化为了泡影,“自研”的OS大概率束之高阁,自研的AI模型更是彻底废弃! 商人本逐利,华为若不是当年美国制裁,不得不走上自研这种费时费力还可能失败的事,终于才成就今天,所谓友商不用鸿蒙,很好理解,你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面对全球几百上千亿的市场和国内一枝独秀的微小份额,这天秤想都不用想必然会倾斜在哪边,他们用了鸿蒙就必然会被制裁,但是他们成不了第二个华为,因为华为的成功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就像特斯拉当年独树一帜搞电车,没有上海超级工厂,它早已落入历史的尘埃,抄袭容易研发难,不是华为不想赚快钱,只是各种原因的综合导向罢了,而友商如果想按着华为的路子走,那必然只能是失败,所以与其冒风险不如赚快钱,毕竟当年如日中天的房地产商说倒就倒,曾经高调的马云也只能悄声匿迹,世事难料 那么,华为手机率先部署满血版DeepSeek,这与一众Android友商接入DeepSeek能相提并论吗?显然不能。从记事本到计算器,从邮箱到地图,从文件扫描到交通导航,只要有出色的第三方App,华为就从来不会自研同类的App,更不会在App领域与同行争长论短。这就说明,华为手机当初推出小艺助手时,只是顺水推舟,在自家手机上展示了盘古大模型的能力。如今,即使所有用户在小艺助手上唤醒满血版DeepSeek并一直弃用小艺助手,华为也毫发无损。 华为盘古虽然涵盖了语言、视觉、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等多个基座大模型,但其解耦的架构设计却足以表明,其目标并非通用的AGI,而是行业专属的AGI。这,恰恰也是盘古大模型这些年在政务、气象、铁路、制造、金融等领域大放异彩的公开秘密所在。科技圈就是一场激烈的博弈,华为这次用实力说话,让友商们自愧不如。
华为依靠自身华为云的优势,为DeepSeek-R1提供算力和硬件底座,在手机AI
长夜不凡的未央
2025-02-16 18:33:27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