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虽明令禁止蓄奴,但权贵们却暗中规避,奴隶制度依然存在。为了逃避法律制

鬼谷子的智囊 2025-02-17 14:44:34

明初,朱元璋虽明令禁止蓄奴,但权贵们却暗中规避,奴隶制度依然存在。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们将奴隶的卖身契改为认亲契,将奴隶称为“干儿子”“干女儿”。这些所谓的“干亲”,名义上是家人,实则仍被当作奴隶使用。 在当时,贵族、官僚、富商等纷纷蓄养大量奴仆,用于家务、农耕、商业等劳动。他们通过这种“认亲”方式,将奴隶隐藏在家庭内部,使其在法律上看似自由,实则仍受严格管控。这种现象在江南等地尤为突出,一些官宦人家甚至蓄养上千名奴仆。 这种变相蓄奴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奴隶们在名义上摆脱了“奴籍”,却依然生活在被剥削的阴影下,直到明末,这种现象才逐渐被废除。

0 阅读:49
鬼谷子的智囊

鬼谷子的智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