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26日,在一次突围中,为了掩护战友转移,李翠英留下断后,最后被日伪

夜色晨曦微醺时 2025-02-17 17:29:48

1940年4月26日,在一次突围中,为了掩护战友转移,李翠英留下断后,最后被日伪军包围,她坚决不当俘虏,毅然用手枪自尽,英年24岁。 李翠英牺牲的时候,她的肚子里还怀着身孕,他们的孩子还没有出生,便失去了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 得知她牺牲的消息,丈夫屈健愣在原地,久久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尽管他们已经约定好了要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抗日事业,就算牺牲也无怨无悔,但是不久前,他才刚刚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书信,悲剧发生的太快,让他来不及反应。 信中,妻子李翠英挂念着他的身体,还承诺了一定会保护好他们的孩子。 然而不过几天的时间,李翠英便英勇就义,走完了自己短暂却又热烈的一生。 她离开之后,党组织给予了这个了不起的女烈士高度的评价,李翠英绝对是一个女中豪杰,她不仅作战能力优秀,还十分善于指挥打仗,具有领导才能。 她的离开无疑是抗日队伍的重大损失,而她的精神同样也感动了无数战友,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李翠英的故事要从上世纪初期的印尼说起,从年幼时期开始,她就失去了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 作为一个生在外国的中国人,华侨们的处境十分艰难,自幼她就亲眼见证外人对他们的欺辱,这种屈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之后萌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她的养父母为人开明,在他们看来,女孩子也有接受教育的必要,于是将她送到了学校里去读书。 十几岁的时候,李翠英在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学校中接受教育,在这里她接触到了爱国思想教育,萌生了想要投身抗日的愿望。 在李翠英的成长过程中,爱国思想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她已经不满足于在思想上觉醒,而是准备付出行动,立志要将外寇赶出中国。 于是1936年,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李翠英改名为李林,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走上了抗日革命的道路。 别看她只是一个小姑娘,爱国的气势一点不比别人差,她是一个大学生,还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归国大学生,按理来说在后方开展工作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但是李林不愿意守在后方,她主动写信,要求上战场杀敌做贡献。 就这样,年轻的女战士李林凭借着能吃苦的个性,很快获得了所有人的称赞和尊重。 刚来前线的时候,李林也不太习惯,但是她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练就了两手同时使枪的好本领,还带着三十多名战士一举伏击了敌军的一个骑兵中队。 这次战斗让李林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女英雄”,她也因此让敌人闻风丧胆,忌惮不已。 李林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论带兵打仗,她不在话下,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的时候,她又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喜爱。 就连贺龙都在大会上着重夸赞了这位能力出众的女战士,直言她是一位“女英雄”,要大家都向她学习。 即便是在怀有身孕的时候,李林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情况拖过后腿,反而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若不是为了掩护战友们顺利撤退,或许李林也不会陷入被敌人包围的境地,直到最后被逼至绝境,她的第一个念头也是绝对不能成为敌人的俘虏,死也要死的光荣。 随着枪声响起,这位敬爱的女游击队长倒在了血泊中,那一年她不过才二十四岁的年纪,她的离开是抗日队伍的一大损失,她不惧牺牲的崇高精神至今仍旧令人肃然起敬。 资料来源:【学党史·忆侨史】?她是中国军人,是华侨抗日女英雄,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中国侨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