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名地下党被捕后誓死不降,敌人恼羞成怒准备痛下杀手,却被上级拦住:不

西凉烟雨色 2025-02-18 14:18:28

1934年,一名地下党被捕后誓死不降,敌人恼羞成怒准备痛下杀手,却被上级拦住:不能杀,杀了他我们都没有好下场…… 这位地下党同志名叫韩子栋,1908年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靠着辛勤耕种养家糊口的农民。 不过,虽然是农民出身,没有什么太大的见识,但父母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改变现状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读书。 因此,就算家里过得再困难,父母也要让韩子栋读书,他们期望韩子栋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未来能有一番大作为。 韩子栋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也非常好,1930年,韩子栋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北平的中国大学经济系。 由于家境贫寒,韩子栋在读大学期间,只能半工半读,他每天上完课程后就会立即去学校附近的书店打工。 而就是在书店打工期间,韩子栋结识了一名地下党员,并在其介绍下加入了中共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下党员。 当时,两党还没有达成二次合作,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军统前身)正大肆迫害我党人士,我党在北平的分支机构遭受了严重破坏。 在此情况下,我党准备派人潜伏进蓝衣社,弄清蓝衣社的结构及人员名单,最好能够弄到蓝衣社针对我党的相关情报。 而最终被选中的人,就是刚加入我党不久的韩子栋,因为韩子栋不仅有经得起调查的明面身份,还是中国大学的学生,而蓝衣社中的部分特务就出自中国大学。 就这样,韩子栋临危受命,进入了蓝衣社,彼时的他虽然年轻,但手段却非常高明,他通过校友这一关系,跟很多蓝衣社的特务都成为了“好朋友”。 在与这些“好朋友”的日常接触交流过程中,韩子栋收获了很多零散信息,随后他在经过一番整理统合,就成功弄清了蓝衣社内部结构,以及部分伪装潜伏人员的身份。 甚至还总结出了蓝衣社实施抓捕行动时,会习惯性采取的几种方式,比如蓝衣社要抓人时,往往会在夜间行动;如果要抓的是重要目标,还会提前对附近区域实施戒严。 韩子栋将搜集到的和自己总结的这些情报,全都通过秘密联络点传递给了组织,而这些情报,在组织对敌抗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搜集情报的过程中,韩子栋也曾遭遇过很多危险,但这些危险都被他机智化解了,可韩子栋怎么都没想到,他化解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却败在了自己人手中。 1934年,韩子栋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蓝衣社的特务们面对韩子栋这个昔日同僚,没有任何手软,甚至变本加厉的折磨着韩子栋。 他们试图通过折磨让韩子栋投降,可不管他们怎么折磨,韩子栋都没有松口,这让负责审讯的特务恼羞成怒,当即就要对韩子栋痛下杀手。 但就在这时,特务的上级站出来阻止了,上级跟特务说,怎么折磨韩子栋都没有问题,但千万不能让韩子栋死,他如果死了,我们都没有好下场。 上级特务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当时蓝衣社内部派系林立,且正在互相攻奸,如果此时将韩子栋弄死了,上级特务担心会被敌对派系冠上杀人灭口的罪名。 就这样,在上级特务的阻止下,韩子栋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冠上了政治犯的罪名,关进了暗无天日的监狱里。 在接下来的10几年里,韩子栋一直被国民党秘密关押着,期间他被多次转移,先后在武汉、益阳、息烽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待过。 而每换一个地方,韩子栋都会被新的看守人员狠狠折磨一段时间,直到这些看守失去了兴趣,才会放过他。 在这些监狱中,最让韩子栋印象深刻的要数息烽监狱,那里说是监狱,其实只是一个个岩洞,这些岩洞不仅暗无天日,还非常狭窄低矮,人在里面连都站不起来,每天只能躺在冰冷的地上发呆。 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折磨关押中,韩子栋的神情越来越呆滞,行为举止也变得癫狂起来,看起来就像疯了一样,因此看守人员给他起了个“老疯子”的外号。 但看守人员不知道的是,韩子栋并没有疯,他清醒得很,只是想通过装疯让看守人员放松警惕,寻找越狱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韩子栋寻找了很长时间,直到1947年8月份,也就是被关押了近14年后,韩子栋才终于找到机会逃出了监狱。 成功越狱后,韩子栋靠着双脚,长途跋涉数十天才终于赶到解放区,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和在监狱中亲眼所见的国民党是如何残害我党人员的过程全都报告给了组织。 当时负责审查此事的同志听完韩子栋的讲述后,不禁感慨到:“你能承受14年的秘密监狱生活而不放弃,真是难能可贵。” 随后,组织恢复了韩子栋的党籍,并让他先回家看看,等探完亲后再给他安排工作,离家10多年的韩子栋欣然答应。 当韩子栋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时,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只有妻子和孩子还活着,起初妻子都没能认出韩子栋,还是韩子栋主动道出身份,妻子才反应过来面前的人竟是自己阔别14年的丈夫。 新中国成立后,韩子栋被委以重任,先后出任了人事部副处长、贵阳市委副书记等重要职务,最终在1992年,于贵阳病逝,享年84岁,这位老同志的经历值得我们敬佩! 文/西凉烟雨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