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佩瑜和郭德纲,罗真的评论非常有道理。 王佩瑜是一个继承者,而郭德纲是一个开

杨奉随心生活 2025-02-18 16:03:27

关于王佩瑜和郭德纲,罗真的评论非常有道理。 王佩瑜是一个继承者,而郭德纲是一个开创者。 他们说郭德纲的京剧不正宗,但梅兰芳的京剧也不正宗,他也改编了很多京剧的乐器、唱法、化妆、头面等等。那个时候很多文豪也在骂他。所以,现在谁敢说梅兰芳的京剧不正宗呢。 “王佩瑜她是继承虞书言的虞派,那么在他在继承者当中是不是佼佼者呢?那么这种继承有没有价值呢?我认为也有价值,但是它不是艺术发展的方向和艺术,艺术发展的规律。梅兰芳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大刀阔斧的改变,改善、变化、创新成就了梅兰芳,梅兰芳之后的任何一位学梅兰芳的人,没有达到梅兰芳的成就。 就是亦步亦趋的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进行艺术的创造。笔墨当随时代,皮黄当随时代。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与时俱进,否则必定是死路一条,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郭德纲京剧唱出了自己的风格,他大胆的把喜剧,把当下这一个泛大众的相声与曲艺融入到京剧当中,这是一种非常伟大,明智,睿智的创新,这是一种聪明的研发和富有生机的改善。 昆曲败出就是因为雅俗之争,昆曲太雅,京剧太俗,京剧在昆曲的博弈当中胜出了。从京城十个戏班,六个戏班唱昆曲,两个戏班唱乱弹,两个戏班唱梆子的局面改成了最后京剧一统天下,靠的就是一个字,俗。 今天郭德纲要改善乾坤,要锐意创新,要改善京剧今天濒死的现状,我认为他的眼光是犀利的,手段是高明的,就是以鲜明的艺术特色大胆改善,敢于立法,锐意创新。 梅兰芳在十个方面改善的京剧,京剧的剧情,京剧的文学性,京剧的打击乐,京剧的乐器,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化妆,京剧的头面,市场化发展和京剧的商业化推广。他把京剧能唱到好莱坞,在过去,张二奎,孙菊仙他们有这种意识吗?所以说梅兰芳就是京剧发展的典范当中,他唯一制胜的一点就是一个变字,变,日月交替为变,乾坤颠倒为变。你不破老的这些板槽,不是新立法,不敢唱出自己永远就不叫变。 所以说综上所述,王佩瑜亦步亦趋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这种严谨的继承,我认为没有前景改变不了京剧今天奄奄一息,马上就要销声匿迹,剧场里边一片白头发的现状。而郭德纲的这种演法是京剧辉煌的开始,再度翻红的开端,到今天为止,我们从说大胆的样板戏的改革,到今天样板戏嘎然而止,停止了改革之后,到今天我请问大家有没有一出戏立得住,就这么多全国几百个专业京剧院团,国家拿出几千亿补贴支持,有没有一出戏是百姓开口叫绝的竖大拇哥的戏。咱们说一出有没有,我认为没有。从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江姐、刘胡兰、绝路问苍天、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以后到今天有没有一出戏,咱们说别说超过四郎探母,你超过智取威虎山的有没有。所以说我们来看票房,我就看过一次郭德纲唱戏,全场爆满。要相信市场,相信观众。 有的人说,郭德纲的观众都是脑残粉,那哪一个人是傻子呀?真正的脑残粉,掏不出钱来,他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他上哪看戏去呀?脑残的人让他花1800买张票,你想想可能吗?能自理都少,说老郭唱京剧不正宗,梅兰芳唱的京剧也不正宗,正宗的京剧的乐队,我们首先讲是三弦、是乐琴、是京胡,连二胡都没有。那你说梅兰芳正宗不正宗。 你要这么说,梅兰芳的京剧就不正宗,化妆也不是老的,不是清宫南府的,不是升平署的规范化妆,不是服装,更不是乐队,更不是梅兰芳从头到尾,从台前到幕后,从剧情到唱词都不是正宗的京剧,那你能说梅兰芳不正宗吗?公司都不是正宗的京剧,那你能说梅兰芳不正宗吗?梅兰芳把京剧改的面目全非,我们说乐队,梅兰芳家的京二胡,我们说行当上他改的,他创立的花山,花山这个行当都没有,我们做化妆,梅兰芳的化妆完全改革,你看看过去这些京剧的这些话,那头上戴的好吗?跟三座大山似的,服装好吗?跟装裹似的。 郭德纲的这个现象啊,和梅兰芳特别像,梅兰芳当时这个改革呀,内行外行都骂梅兰芳,梅兰芳是挨骂最多的一个人,而且是文学权威点着名儿的骂。谁呢,周树人,以他为首,再加上胡适,再加上钱玄同等等等等,一干人等吧,大概有几十位文化权威。 有一句话他越骂我越红,我越红,你架不住你。鲁迅不爱看你架不住人民哇哇买票啊,你挡不住啊。 有的人说现在郭德纲的观众是相声观众,还冲着他这个人。当年冲梅兰芳买票的,也不是冲艺术,都是看到梅兰芳的,那种在发妆品盒上广告啊,大街上那种广告来的,这个时代你走进剧场,你不管什么原因你都叫观众啊,这没有什么褒贬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