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远征廓尔喀(1791-1792)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战,看似彰显了乾

南蓉和武器 2025-02-19 13:18:16

福康安远征廓尔喀(1791-1792)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战,看似彰显了乾隆的“武功赫赫”,实则是用索伦士兵的血肉填补他在边疆治理的无能。 在上双方战略都有重大偏差:清廷地方官的懦弱与廓尔喀的目光短浅 清朝在第一次廓尔喀战争(1788-1789)中表现堪称无能至极:驻藏大臣雅满泰面对廓尔喀入侵,默许西藏地方势力私下与敌谈判,并且对乾隆有意隐瞒。最终以每年支付1500两白银和解。这种妥协的办法本质是清朝对西藏掌控力薄弱的表现——驻藏大臣“唯求应付几年,期满调任回京”,对西藏事务“懒得管”。直到廓尔喀因西藏拖欠“1500两”再次入侵(1791),洗劫札什伦布寺、劫持活佛,乾隆才意识到“天朝颜面扫地”,仓促派福康安远征。 再说廓尔喀,其战略堪称“狂的没边”:虽然装备了英国燧发枪,却对清军战斗力严重低估。其国王还幻想“翻过喜马拉雅山即可征服西藏”,完全忽视清军从青海到尼泊尔的万里远征能力。最终被清军反推首都加德满都城下,不得不“叩头求饶”。 清军此战最“神勇”的并非战术智慧,而是以血肉之躯硬扛火器的野蛮冲锋。廓尔喀军队装备英国火枪,射程与杀伤力远超清军鸟枪,但福康安选择以人海战术对冲:索伦兵“持刀矛藤牌贴脸肉搏”,侍卫巴图鲁“胸前中弹,靠护身佛龛挡子弹幸存”,海兰察“战马中弹后换马再战”。这种“顶着子弹反复冲锋”的战术,本质是清军火器落后的无奈之举,却被清史吹嘘为“勇悍冠绝古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