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俄乌战争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折点!2月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展开

成瓦下都 2025-02-19 22:09:42

三年了,俄乌战争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折点!2月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展开闭门会谈,时长超过四个小时,最终达成四项关键共识。

与此同时2月17日,英法德的领导人也紧急召开巴黎会议。2月18日,中方也在第一时间对此表态看法。全球各国都在试探,战争的终点究竟是否近在眼前?

其实呀,这次美俄会谈的展开,着实让人感到意外。长期以来,美俄对立可谓是根深蒂固,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双方更是针锋相对,角力不断。

然而,这一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不仅坐到了同一张谈判桌前,而且在四个关键领域达成了共识,这一突破无疑令人瞩目。

毕竟,美俄之间的积怨已久,任何形式的对话都来之不易,更何况是相互正视彼此利益、达成共识。可以说,这次的谈话不仅是美俄两国外交层面上的一次重大进展,也标志着俄乌冲突的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四个共识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美俄这次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要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更是在向世界释放出的和谈信号。

而恢复外交的正常运作,也意味着未来高层对话的可能性大增。过去三年,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早已超出单纯的战场较量,制裁、能源、经济战全面展开,这次外交修复的决定,无疑为局势降温提供了一丝可能性。

其次,美俄这次达成的第二个共识,就是美俄双方同意推动解决俄乌冲突的谈判,而且是“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这句话值得深思,因为它意味着,俄罗斯并不会单方面妥协,美国也不会完全按照乌克兰的意愿行事,而是要寻找一个可以让各方都“勉强接受”的方案。

问题在于,乌克兰是否会接受?欧洲是否会接受?泽连斯基一直坚持“不会接受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谈判”,但现实是,美俄已经开始决定大方向,乌克兰还能继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吗?

再次,美俄这次达成的第三个共识,美俄决定提前规划战后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这或许是此次谈判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俄乌冲突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输赢,它背后的利益链条牵涉整个全球秩序。

从战后经济重建,到欧洲的能源格局,再到未来的地区安全,美俄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筹谋。俄罗斯希望确保自己的战略安全,美国则不愿意让欧洲完全陷入混乱,这一点让谈判有了推进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欧洲的意见如何?北约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这些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最后,美俄这次达成的第四个共识,就是将继续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后续对话。这不是空话,而是承诺要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长期磋商。

俄罗斯已经提出要求北约放弃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会上对乌克兰的入约承诺,而这恰恰是乌克兰战争的关键症结之一。如果美俄最终形成共识,乌克兰未来的安全框架必然要重新调整。

而在此之前,欧洲三大国英法德也紧急在巴黎召开会议。显然,欧洲并不愿意让美俄直接决定乌克兰的未来。英国首相斯塔默已经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却坚决反对。

他们害怕的是,一旦欧洲派兵,俄罗斯必然不会坐视不管,冲突会变得更加复杂。而这种分歧也使得这次的巴黎会议颗粒无收。毫无疑问,欧洲正在丧失解决俄乌冲突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中方的表态也非常微妙。中国外交部近日明确表示,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这与美俄的表态高度契合,这就说明中国的立场依然坚定:不选边站队,但鼓励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中方的这一立场,正好给美俄谈判提供了更多的国际正当性。

那么,问题来了,俄乌战争真的要结束了吗?从目前来看,美俄谈判虽然释放出和平信号,但距离真正结束战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乌克兰政府是否接受这一趋势?

泽连斯基多次表示,不会接受任何绕过乌克兰本身的谈判,而这次美俄闭门会谈,乌克兰显然被排除在外。其次,欧洲国家的态度并不统一,部分国家希望继续支持乌克兰战斗,而部分国家则倾向于尽快结束战争,减少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美俄的四项共识,并没有明确提及乌克兰的领土问题。这意味着,乌克兰未来的边界和主权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变数。如果俄罗斯坚持占领部分地区,而美国最终选择默认,乌克兰是否会愿意妥协?

不过不得不说,美俄此次谈判无疑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以来最关键的转折点。这不仅标志着双方从剑拔弩张的对抗逐步过渡到现实层面的博弈,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这场战争的耐心正在逐渐消耗。战争的终结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0 阅读:143
成瓦下都

成瓦下都

专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