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之于文字工作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AI取代文字工作的论调。笔者认为有危机感但没必要谈虎色变。作为一名写了二十年的老笔杆子(写的东西基本能让领导满意),我还是坚持我上一篇关于deepseek的文章里的说法,它就是一种工具。我承认它给出的文字很优美,至少我写不出那么华丽的词藻,但我相信这一定是网络上某一个地方或者某几个地方的大作家或者文字工作者已经写过的句子,通过AI对大数据的识别和抓取,糅合而成。所以不是我们自己不行,而是不如网络上的更高人,请注意是人,是比我们水平更高的人,AI只是一个善于整合资源的“搬运工”。 更关键的一点,一篇合格的文字材料都有自己的思想内涵。而赋予文字思想的正是持笔的人,就算用deepseek去搜索、求取,也是通过持笔人的描述才能抓取关键词去海量的数据库里“拼凑”,其实在描述的过程就是人把思想灌注的过程。AI的出品自然也就有了持笔人的烙印。 关于deepseek的产品,语言优美,条理清晰,用词规范,但是过分的完美也可能是一种不完美。 下面我有发言权,文章和文字材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文章是作者抒发自己感情的,有时也需要取悦读者。我也偶尔写写,我写的那东西勉强能看,还偶尔有错别字和语病,AI出来的东西不会有,我承认我写的不如AI写的,不过我写的东西能真实的反映我的情绪。 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重点来了,文字材料是实用的,是为单位或者领导服务的,那么单位的性质不同和领导的性格不一样,AI出来的东西就缺乏灵活性和可塑性了。举个案例,要出一个工作方案,上级单位和下级单位的出发点一样,但是站的高度和适应范围是有区别的,但AI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个标准化、规范化的东西,实用性值得商榷,我认为就是因为它不是人,它不会察言观色,不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或者工作生态中做到为工作弯曲。我服务过几个领导,每个领导的风格不同,所需要的汇报材料也就需要各不相同,有的领导喜欢数据为王,有的领导喜欢逻辑至上等等,所以不同领导管辖下的汇报材料也都是有性格的,跟人一样有的雷厉风行,有的温文尔雅,同一个命题、同一个汇报,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所以出来的文字材料也是因人而异,所以我大胆的说真正的文字材料大拿不会惧怕AI的发展,相反还会互相砥砺,互为磨刀石。 我也不怕AI,我坚信人间自是人做主!
deepseek之于文字工作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AI取代文字工作的论调。笔者认为
满塘莲叶独红
2025-02-19 22:35:10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