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人,背叛了刘璋,却在《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就是张松、法正和孟达。相信,这三个人的名字,对于三国迷们来说,没有不知道的吧。 先说下张松。本来,张松是想帮助刘璋,联络曹操以对抗张鲁的,只是目的没打到,半道想起了刘备,于是便想到刘备那里碰碰运气。谁承想,在诸葛亮的精心安排之下,张松被刘备的假仁假义的表象所欺骗,毅然决然的想要把刘璋所在的益州等地,拱手让给刘备。 可以这么说,刘璋最后之所以惨败,完全是因为张松。可惜的是,在黄权、王累、李恢等人的极力劝阻之下,刘璋依然选择相信张松,反而认为黄权等人,是在阻挠自己与刘备之间的关系。 再说下法正,可以说,蜀汉前期,法正的功劳,不比诸葛亮差,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诸葛亮,刘备不可能对抗曹操和孙权,没有法正,刘备不可能安定后方。可见,法正对于刘备,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个法正,不是刘备邀请来的,而是法正主动背叛刘璋,倒戈相向刘备而来的。假如,法正真心实意的帮助刘璋,哪有刘备什么事? 最后再说下孟达。作为一名武将,甚至被称为吕布第二,这么英勇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叛刘璋,和法正一起,偷偷摸摸的归降了刘备。当然了,孟达先一步归降刘备,后来自然受到刘备的重用。 现在大家应该不难看出,要不是这三个人的刻意背叛,刘备要想得到蜀中,基本上是很难的。现在,张松、法正、孟达一起选择背叛刘璋,弄的刘璋不顾忠臣的反对,一意孤行的选择相信张松,最终,在法正的劝说下,刘璋的势力,归附与刘备,而刘备也完成了占领蜀中的庞大计划。 对待这种结果,不知道那些真正忠心于刘璋的人来说,到底该如何理解。甚至,连黄权的血谏、王累的死谏,都成为了别人的笑谈。对于这两个大忠臣,虫子天下觉得,有必要将他们的事迹,呈现给大家,对此,在书中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中,对这两个人,分别有这样的描写: 关于黄权:权叩首流血,近前口衔璋衣而谏。璋大怒,扯衣而起。权不放,顿落门牙两个。 关于王累: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 可怜可叹,真正忠心的人,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反而是背叛者张松、法正和孟达,居然流芳百世,名垂史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吧!
都说背叛者不会有好下场,张松法正孟达,为什么会流芳百世?
虫子天下
2025-02-20 18:01:02
0
阅读:80
你这个反贼
法正还稍微好点,张松被人诟病的次数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