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打到现在,是钱没了,地也快保不住了,以为能加入北约,到头来却成了列强桌上的

竹竿立看国际 2025-02-22 15:17:40

乌克兰打到现在,是钱没了,地也快保不住了,以为能加入北约,到头来却成了列强桌上的“一盘菜”,如今乌克兰也就剩下地里的资源了,现在美国张口就要乌克兰还5千亿,除了拿资源抵账,还能怎么还,关键是钱出了,乌东四州还不一定保得住,因为美俄谈判都没叫上乌克兰,这叫谈判还是瓜分?   按理说,乌克兰这么一个资源富得流油的国家,应该凭这些“宝贝”活得硬气,结果却成了大国间争抢的对象,自己反而落得一地鸡毛。   咱们先来说说乌克兰的资源有多吓人,地下埋着275亿吨铁矿、21亿吨锰矿,还有4万多吨铀矿,这些已经够惊人了。   更别说还有钛矿、稀土和锂矿这种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杀手锏”。   别小瞧稀土,芯片、导弹、飞机说白了离不开它;锂矿是新能源产业的“心脏”,钛矿则是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业的“宝贝料”。   这样一看,乌克兰站在资源“一亩三分地”上几乎是全世界的焦点。   只可惜这些资源被“列强”们盯上了。美国作为“友军”,一边支援武器,一边在背后悄悄摊开“账本”,让乌克兰用矿产来“还债”。   援助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披着好心外衣的利益操作。可人家美国伸手要,乌克兰也只能乖乖答应,因为不答应就撑不下去,连饭碗都保不住。   不光是美国,欧洲的“老邻居”也没闲着。德国、法国、波兰,大伙儿盯着乌克兰的锂矿、钛矿,谈合作开发,其实就是换种说法分资源罢了。   偏偏乌克兰一点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底气全因为战争和经济衰退被榨得干干净净。   说到底,这局面怎么来的呢?乌克兰自己脱不了干系。自从苏联解体,就忙着跟着西方跑,搞私有化、去工业化,结果把原本强悍的工业体系拆得稀碎。   钢铁、航空航天这些“拿得出手”的产业现在都剩破厂房,能用的东西一点没了。   再说农业,咱听过乌克兰“欧洲粮仓”的名头,但那片让人羡慕的黑土地,现在也有一大半到了外资手里。简单来说,自己的东西都守不住。   眼下的乌克兰,被战争烂摊子和欠一屁股债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手里好资源多到数不过来,却全沦为了“抵债券”。   这局面像不像19世纪的埃及?当年埃及为修苏伊士运河,搞得自己口袋空空,债还不上,运河最后直接被英国控制。   现在乌克兰的处境,说是旧殖民逻辑的翻版也不过分。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