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脾气,真是本性吗?
最近听到一种说法:“人的脾气才是本性,发脾气的时候说的都是真心话,那才是一个人的真面目。”一开始我也觉得挺有道理,可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发脾气的时候说的真心话?那可不一定!有时候人生气了,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就说夫妻吵架吧,气头上一方可能脱口而出:“我再也不想和你过了!”这话听着挺狠,可冷静下来后,可能只是因为谁忘了倒垃圾,或者谁不小心把对方喜欢的东西弄坏了。人在气头上,说出来的那些话,很多时候是被情绪裹挟的,不一定就是心里真正想的。就像我以前和朋友闹矛盾,气急了说“再也不理你了”,结果第二天就忍不住主动和好了。
有一种“人在愤怒时智商为零”的说法,虽然愤怒确实会影响判断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失去理智。有些人发火的时候,还是会考虑后果,不会轻易做出冲动的事。比如,我有个同事,平时脾气挺急,但每次生气的时候,他都会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再说话。而且,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发完脾气,很快就能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有的人可能一直陷在情绪里,出不来。
最关键的是,脾气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本性。一个人的本性是复杂的,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塑造的。脾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最容易被外界影响的一部分。比如,一个人平时很温和,但遇到特别让他生气的事情,也会爆发。这并不代表他平时的温和是伪装的,只是他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现出了不同的自己。就像我有个朋友,平时特别温柔,但遇到有人欺负他家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发脾气时的样子,当作一个人的真面目。一个人的本性,需要我们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去慢慢了解和感受。当然,这也提醒我们,自己发脾气的时候,要尽量克制,别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言行。毕竟,我们也不想让别人看到的“真面目”,是被情绪扭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