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皇后不得光绪喜欢这事人尽皆知,但是身为皇后兼太后的侄女,隆裕完全不需要担心有

西门大妈啊 2025-02-23 15:20:37

隆裕皇后不得光绪喜欢这事人尽皆知,但是身为皇后兼太后的侄女,隆裕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人挑战她的地位。无论谁将来当皇帝,她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享受最高规格的供养,甚至还能掌握不小的权力。但姑母慈禧太后在世,她也不可能在政治上做什么。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可以说是处于一种相当富贵悠闲但颇为无聊的状态。后来她也算是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就是通过皇后专属的亲蚕礼,来寻找自我。

亲蚕礼和皇帝的亲耕礼对应,表达虽然身为天家夫妻,也要勤于耕织,这也是皇后“母仪天下”的表率,至今日本皇室依然有这个仪式。但清代入关后,长期并没有任何皇后或者其他后妃举行亲蚕礼。直到乾隆时期,大学士鄂尔泰上奏折:

古制:天子亲耕南郊;后亲蚕北郊,以供祭服。我皇上亲耕藉田,以示重农至意。乾隆元年议建先蚕祠宇,所以,经理农商之道,至为周备。今又命议亲蚕典礼。伏思躬桑亲蚕,历代遵行……

说白了就是,这事咱得整啊!

乾隆依照鄂尔泰的建议,在西苑东北角建立了先蚕坛。这个先蚕坛今天在北海公园里面还可以找到,只是不对外开放了。

乾隆九年,在早春二月,内务府就从江南选拔了一批“蚕母”,也就是养蚕妇女能手,开始在蚕舍内育蚕种。而后在三月初三,孝贤皇后亲自率命妇、公主、嫔妃一起祭祀蚕神,这叫做“祀神礼”,标志着先蚕礼的开始。之后根据蚕宝宝生长情况,择吉日由皇后带着各位嫔妃命妇一起,用金、银、铁钩,分别采三、五、九片桑叶,由江南蚕母送至蚕舍饲养蚕虫,这是第二步;等到蚕开始丝作茧后,再选择吉日,在先蚕坛的亲蚕殿由皇后象征性的在金盆内缫丝三次,得到了丝线(当然是别人缫的),再用丝线祭祀蚕神,就算完成了。

由于蚕的生长规律限制,整个仪式一般都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期间还有不少祈福和宴请仪式。所以虽然皇后并不亲自参与劳动过程,但依然很劳累。所以后世常有嫔妃代劳的情况。

这次大清首次举行的亲蚕礼被乾隆命郎世宁等宫廷画家绘制下来,名为《孝贤纯皇后亲蚕图》,生动地留存下了当时的仪式境况。在孝贤皇后去世之后,乾隆为了怀念皇后,命人将这一次亲蚕礼所得的蚕丝织成帛,挂在先蚕坛,以表彰皇后的品德。

由于先蚕礼时间长,工作繁杂,涉及面很广,皇后很多时候自己都不乐意搞,经常都由嫔妃甚至礼部大臣代劳。但是到了隆裕皇后,那就不一样了。由于和丈夫感情不和,无聊至极,她无意中喜欢上了养蚕。和历代皇后不同,她不仅坚持亲自主持亲蚕礼,而且每年都要亲自参与到劳作中,二十余年乐此不疲。据说她亲自采桑喂蚕,对蚕非常有感情。甚至由于担心蚕养不好,专门搬到先蚕坛里住过一阵子,每天晚上看看蚕宝宝,才能安心入睡。而所得的蚕丝,她也一一记录下数量,命人纺织成绸缎,分发给宫中人。

到了这一步,皇后才算是真正用自己的形容“母仪天下”,即按照儒家理想为天下妇女做劳动的表率。然而都到了这时候,也表率不了几天了…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