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乌克兰独立民调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总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较1月上升

多视角浅说 2025-02-23 23:30:36

2025年2月,乌克兰独立民调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总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较1月上升8个百分点,达到65%。这一变化发生在俄乌冲突僵局持续、美俄秘密谈判传闻四起的背景下,堪称“政治逆风翻盘”。此前,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因战场失利、经济崩溃一度跌至52%,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贬低其领导力,甚至称其“支持率仅4%”。讽刺的是,这场隔空骂战反而激发了乌克兰民众的反弹,民调不降反升。 冲突双方的立场反转更为戏剧化:美国从“幕后金主”转向公开施压,要求乌克兰接受美俄谈判条件;俄罗斯则借特朗普上台之机,试图绕过基辅达成协议;欧盟在能源危机与道义站队间摇摆不定。泽连斯基的民意回暖,恰似一剂强心针,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筹码陡然加重。 深度分析: 1. 国内利益:战时总统的“生存法则” 泽连斯基的民意反弹,与乌克兰民众的“悲情共识”密不可分。哈尔科夫市民塔妮亚的采访颇具代表性:“我们不是总统的超级粉丝,但特朗普的羞辱让我们更团结。” 这种情绪在民调中清晰可见:91%的民众反对美俄“私相授受”的谈判,但64%支持乌俄直接对话。泽连斯基巧妙利用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承诺“不割让一寸领土”,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住房安置、战损补偿等民生政策,暂时缓和了经济崩盘引发的民怨。 2. 美国算盘:代理人战争的“止损点”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乌态度堪称“变脸”:一边威胁削减援助,一边推动矿产协议签。美国战略逻辑始终未变——既要消耗俄罗斯,又需避免陷入战争泥潭。泽连斯基支持率上升,客观上延缓了乌克兰政局动荡,为美国争取到调整策略的窗口期。正如基辅大学教授彼得连科所言:“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但稳定的棋子,而非随时可能倒台的傀儡。” 3. 俄欧博弈:地缘政治的“多米诺骨牌” 俄罗斯对泽连斯基的民意反弹高度警惕。克里姆林宫曾寄望于特朗普施压迫使乌克兰换帅,如今计划落空,俄军近期在顿涅茨克的攻势明显升级。欧盟则陷入更深的矛盾:德国工业界呼吁放松对俄制裁以降低能源成本,但波兰等东欧国家坚决反对妥协。这种撕裂在2月22日的欧盟外长会议上暴露无遗——会议连“是否邀请乌克兰入盟”的议程都未能通过。 影响预测: 1. 战场或将更血腥:为抵消泽连斯基的民意优势,俄罗斯可能加大对哈尔科夫、敖德萨等战略要地的空袭,迫使乌克兰重回谈判桌。 2. 美欧分歧扩大化:欧盟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可能外溢,法国或牵头组建独立于北约的援乌联盟,削弱美国主导权。 3. 全球南方国家选边站:印度、巴西等国的态度值得关注。若乌克兰持续获得西方支持,这些国家可能调整对俄立场;反之,或将出现新一轮“中立国”外交潮。 泽连斯基的8个百分点,本质上是一场“尊严定价”的政治博弈。美国需要证明代理人战争仍可持续,俄罗斯急于打破战略僵局,欧洲在道义与现实间反复横跳,而乌克兰民众用选票宣告:他们拒绝成为大国交易的零和筹码。这场支持率波动的背后,暗藏着一个更残酷的真相——当战争成为常态,民意的高低不过是风暴中的温度计,量得出热度,测不准明天。

0 阅读:0
多视角浅说

多视角浅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