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辟谣未来几天将出现七星连珠 】 真正的七星连珠要等到2040年 据科普博主:传言2月底的黄昏时分,会出现“七星连珠”?
这是一个有趣话题。这个天文现象被寄托了很多祈福、传说甚至预言,不过它本质的天文学情形却往往被忽视了。本篇将“拨云摘星”,对这一现象做一个简要解说与求证。
Q1: 未来几天黄昏真的是“七星连珠”么?
A1: 从实际天体运行位置看,并不是。甚至在在较宽松的定义下,地面看也是散为“满天星”,很难称作“连珠”。
从最直观的理解上,“七星连珠”就是有七颗天体高度近似连成了一条直线状,如同被一条线串连的珍珠。
但实际上,这个描述非常模糊。
首先,没有指明具体是哪七个天体。不过由于太阳系内行星基本共面,也更容易呈现在同一平面内高度近似共线,因此多数情况里的“连珠”,是指太阳系内的七颗行星。有时,一些不严格的,会将太阳月球也加入凑热闹.jpg
其次,要怎么排列,才能称作“连珠”?
是最本质地,各天体实际空间位置是高度近似连成一条线(以下称作空间连珠),还是我们在地面上仰望星空,发现它们是近似连成一条线(以下称作视觉连珠?
先给出结论:严格意义上,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同时出现。
如果按最本源概念——空间连珠,那么作为“身处其中”的我们,站在大地上实际观测时,会看到其它星体的身影朝向这个方向“相聚在一处”,而并非“排列成一条线”(图1)。
当然这样“精确连线”、天幕上“聚在一起”的情形是极度少见,所以一般把标准放宽了些:当这一系列连珠天体间散开的角度(本质上也是张角、黄经差)不到30°时,可以称作“连星”。
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这些天体彼此相距很近,而且可以在。
这也就是视觉连珠的情况——已经和真正在一条线上的的“连珠”有一定区别,而是各成角度,但
根据传言,2月28日前后的黄昏是太阳系内八大行星连珠,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其它七星。
但是……实际情况呢?我使用了天文软件查看了太阳系行星实际运行位置(参见图2)。
这……与其说是连珠,不如说是散成满天星。
那么在地球上看(图3),七颗星不仅没有排列成高度集中和共线的形状,还散落在了各处,从东南侧天空一直到西侧天空,张角达到了90°以上。 根本无法称作“连珠”;甚至比起2022年6月所谓的“七星连珠”(图4,那一次也并不标准),散开角度甚至更大。
这次的级别,大概是2-3年一遇,也并非所谓77年一遇。
而上一次被认为发生了“七星连珠”的2000年5月5日(图5),则“货真价实”了很多——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再拉上太阳和月球,的确和地球更接近是“共线”(当然还是略有交错)。
Q2: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的黄昏之际能看到什么景象?
A2: 前文已经提及,最理想情况下,能看到除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七大行星,在东南侧到西侧天空,连成一条掠过天际的弧线。
但是……它们为什么能连成这条掠空弧线?
因为……它们都是太阳系行星啊[春游家族]!
这条弧线不是别者,正是黄道——前文已经提及,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高度近似共面,而这个平面就被称作“黄道面”。如果彼此距离较近,这个弧线弧度有限而看上去“更像直线”,这就是所谓视觉连珠的原理(但是,这次散开得太大了)。
这七颗星里,金星和木星属于“第一档亮星”,很容易被肉眼看到;而水星、火星、土星亮度接近,属于第二档,只要保证干扰较少,肉眼依然可见;而天王星、海王星就黯淡很多,肉眼并不能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望远镜看到。
与此同时,由于土星、水星、海王星届时在西侧高度角较低处,且太阳刚落下不久;加之其亮度相比金星、木星还是黯淡些,容易被余晖吞没而难以看到,届时容易被看到的只有火星(南偏东)、木星(南偏西)和金星(西侧)。
Q3:那么,下一次真正的“七星连珠”要什么时候?
A3: 如果考虑一个“低配版”—只考虑水金火木土+月球六个(最大张角不到30°),那会是2040年9月8日傍晚(图6)—届时初三的新月如钩,它们会相聚在西侧天空,低悬于未尽的暮色里(图7)。不过届时,余晖也会掩盖部分较暗的行星,这点也需要注意。
Q4: 那么,所谓“天体连珠”能带来什么实际影响?
A4: 以天文学范畴,不会带来任何明显影响。
至于“主观意识造成的部分能动性”……不在我这讨论范围了。
虽然未来一段时间黄昏前繁星没有任何特殊性,但每一天的星空也在无数的斗转星移间,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光影—也会无论晴空或阴云,永远照耀着每一位仰望它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