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来中国不怕中国人报仇吗?一位日本工程师来华维修设备,原以为会遭遇“复仇式冷眼”,结果被中国同事的烤串啤酒局整破防了。 这位日本工程师抵沪首日战战兢兢,生怕被问及历史问题,不料中国同事热情推荐网红奶茶,还带他打卡豫园夜景。 维修期间工厂大爷得知他是日本人,非但没翻旧账,反而炫耀起自家松下冰箱用了20年没坏,三周后返日时,他行李箱塞满火锅底料和故宫文创,感叹:“和在新闻里看到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中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上海日企超5000家,青岛某工业园日籍技术员占比达15%。 正如郑强教授所言,部分中国人对日货的青睐,让日本人有恃无恐——毕竟谁能拒绝索尼相机拍出的美照? 《鬼灭之刃》在中国创下5亿播放量,B站日本UP主粉丝超百万者逾200人,重庆洪崖洞穿和服拍照的少女、杭州日语角里互教方言的年轻人,正在用“二次元外交”消解历史坚冰。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仍有游客对日本旅行团侧目;某日企年会被曝使用侵华日军军歌,瞬间引爆热搜。 但更多中国人选择“就事论事”——谴责军国主义,却对日本技术员小林点赞。 中国人正学会将历史伤痛与现实交往剥离——我们铭记南京30万冤魂,但也认可日本工匠精神,这种“记忆与当下”的分裂管理,恰是大国公民的成熟。 毕竟和平不是遗忘,而是让仇恨止于理性,让合作生于互惠。[浮云]
日本民众:这次展览做得太好了,东京大学愤怒发声:教科书错了30年!近几日在涩
【52评论】【18点赞】
参商
还是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