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时代就死了一个藩王,还是自焚,为什么却说他削藩是要命? 自古以来藩王就不

赢梯说事 2025-02-24 18:57:53

朱允炆时代就死了一个藩王,还是自焚,为什么却说他削藩是要命? 自古以来藩王就不好做,颓废了被说耽误政事,精进了又被怀疑有谋反之嫌,而朱允炆时期的藩王更是里外不是人。 朱元璋偏疼大儿子朱标几乎人尽皆知,只可惜朱标颇具才华却去世的早,让老父亲心疼不已。 于是朱元璋便略过了自己的儿子,直接把培养皇嗣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孙子朱允炆身上。 虎父无犬子,朱标那么优秀,他的儿子会差到哪里去? 可惜朱元璋聪明一世,却看走了眼,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儿子,却一点没继承父亲的才华。 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继位,朱元璋也做了好几手准备。 首先,他不择手段铲除了所有可能对朱允炆有威胁的人,原太子妃常氏一家,所诛之人足足有15000人之巨,那场面叫一个血流成河。 其次,他亲自为朱允炆培养了三位心腹,分别是翰林学士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还有方孝孺,不过方孝孺是后来才进宫的,是朱允炆的侍讲学士。 二皇子和三皇子相继离世,让朱元璋少了很多心理负担,他让自己的另一个孙子牵制住四皇子朱棣,便觉得万事大吉,安心将皇位给了朱允炆。 没想到这朱允炆实在没有治国之才,硬是把朱元璋留下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上位不久,他就听信大臣之言,担心几位叔叔影响到自己的皇位,准备削藩。 自古以来,升迁、降职都要有个由头,就连后宫都是如此,更何况是藩王。 不过在朱允炆看来,他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在朱棣这些藩王看来,就不一样了。 刚开始他们也没什么谋反的心思,按照父亲的安排,在自己的属地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也并非不是一件乐事。 但是朱允炆偏听偏信,非要听从黄子澄和齐泰的安排来削藩,让他们非常不满。 就说湘王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一直不受重视,所以只想安安生生过自己的日子。 后来遭到了削藩,也只是认命般接受自己的结局。 朱棣意识到朱允炆并不打算放过他们,联络湘王想要谋反的时候,也被朱柏直接拒绝了。 可朱允炆偏偏要把他往死路上逼,因为被有心之人诬告谋反,朱柏痛不欲生,为证清白竟然放火烧府,然后骑马纵身火海当中。 可他这一死,不仅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收回了封号,给了个恶谥。 此时其他藩王才终于醒悟,削藩不过是朱允炆的借口,一旦证明可行,那么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死亡。 所以在当时的藩王看来,削藩就等于死亡。 这一番操作,直接打破了朱元璋好不容易维持的平衡,朱棣不再留情面,直接举兵谋反。 由于朱允炆登基不久,手中兵权不多,所以根本无力阻拦朱棣的进攻。 燕王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顺利攻打到了京城,却始终没能找到朱允炆的下落。 有人说看见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朱棣一党也确实在朱允炆的宫殿找到了两具遗体,只是因为无法辨别其身份,所以朱允炆究竟是否死亡一事始终成谜。 后来方孝孺追随朱允炆而去,其妻子儿女纷纷自杀身亡,方家也结局悲惨令人唏嘘。 如果当初朱元璋没有坚持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而是给了更有治国之力的朱棣,或许也不会发生这般兄弟阋墙的悲惨之事了。 后来明朝在朱棣的带领下,逐渐走向强大,朱允炆究竟是死还是逃了出去,也就成了一个谜团。 (百度百科:朱柏、朱允炆)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赢梯说事

赢梯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