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温州,一女子获得美国绿卡后,又想回国分红,但村委会早就把她除名了,

伊力瞎掰扯 2025-02-24 22:36:01

2016年浙江温州,一女子获得美国绿卡后,又想回国分红,但村委会早就把她除名了,女子大闹到乡镇上级,不满又告到法院,法院查后才知道,原来她早十几年就定居美国了,最终判决结果出来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到达出口,陈丽丽拉着一个24寸的黑色行李箱,眼神飘忽不定,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仿佛在躲避什么。

十几年了,再次踏上故土,她感觉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机场高速两旁的景色飞速倒退,记忆深处的老家却越来越清晰,她这次回来,只有一个目的:拿到那笔土地征用的分红。

在美国的生活,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曾经在男友口中如同天堂般的美国,如今却成了她难以逃脱的牢笼。

语言不通,文化隔阂,让她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她和丈夫都不是高收入人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经济压力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时常想起家乡,想起父母,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朋友圈里老家土地被征用、村民获得分红的消息,像一根救命稻草,让她看到了希望。

那笔钱,或许能缓解她目前的困境,让她和家人过上稍微轻松一点的日子,她知道,她必须回去。

“你已经不是我们村的人了,”村干部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还有户口,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凭什么不给她分红?

她据理力争,说自己仍然是村里的一份子,理应获得分红,可村干部态度坚决,认为她已经获得美国绿卡,并在美国定居多年。

按照村里的规定,她已经不属于本村村民,没有资格参与分红,她感觉自己像个被抛弃的孩子,无助又愤怒。

她不甘心,又跑到镇政府去申诉,希望能得到支持,然而,镇政府的答复和村里一样,认为村委会的做法并无不妥。

她彻底绝望了,这么多年的打拼,到头来却连家乡的一点分红都拿不到,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万般无奈之下,她将村委会告上了法庭,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法院的判决让她彻底死心。

法院认为,她已经获得美国绿卡,并在美国定居多年,不符合分红条件,这场官司,她终究还是输了。

她独自一人坐在法院的走廊里,思绪万千,她想起当年,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束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国。

她以为美国是天堂,可以让她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可现实却给了她重重一击,她发现,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不容易。

她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她没有出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她是否会像其他村民一样,拿到一笔可观的土地征用分红,过上安稳的生活?

村民们对她的遭遇议论纷纷,有人说她不孝,父亲去世都没回来,现在为了钱却跑回来了;有人说她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村里的规定。

还有人说她活该,当初选择离开,现在又想回来分一杯羹,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感到无比的羞愧和难过。

陈丽丽的故事,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下,人们对于身份认同和价值选择的困惑,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家乡,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在追寻的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以及与故土的疏离,如何平衡个人追求与集体利益,如何重新定义“家”与“归属感”,是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出发大厅,陈丽丽拖着行李箱,缓缓走向安检口,她回头看了一眼,故乡的景色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她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她只知道,她必须继续走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16-2-26 (信源:持美国绿卡还能分得户籍地土地补偿费吗 2016-02-26 09:23 环球网)

0 阅读:542
伊力瞎掰扯

伊力瞎掰扯

伊力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