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 “电子垃圾” 的一次性胶片相机,如今正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拍照神器,备受年轻人追捧。
一次性胶片相机多由富士和柯达生产,内带胶卷,拍完 27 次便报废,原价几十到一百出头,如今价格被炒高,国内部分产品涨至 200 多元。它设计简陋,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固定,像素低且无法变焦,对习惯数码相机的 00 后来说使用有难度。
这款相机走红,一方面与富士品牌近年大火有关,抢不到、买不起富士相机的人,先转向富士风滤镜,后又因一次性胶片相机有 “富士最佳平替” 之称,且价格能控制在 200 元以内,还有纪念意义,从而受到青睐。其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46 万篇,话题浏览量达 1.2 亿,还衍生出 “旅行煽情文学”。尽管拍摄有诸多限制,如无防抖、成像未知等,但也正因拍摄机会有限,显得珍贵,且它解决了百元送礼难题,也成为专业爱好者对胶卷求而不得的替代品。
从销量数据看,富士称一次性相机销量自 2019 年上升,柯达表示过去五年内销量翻番,淘宝卖家也透露销量可观。
一次性胶片相机诞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因方便便宜风靡全球,后因手机出现而衰落,柯达也曾破产。但随着复古潮流兴起,它借助社交平台再次复活。此外,环保人士曾因它易成垃圾而不满,柯达和富士为此推出回收计划。
分析机构预计,2023 年一次性胶片机市场规模为 9.206 亿美元,到 2032 年将达 13.991 亿美元,年增长率 4.8%。在追求快速拍照的时代,手机照片常成 “相册垃圾”,而又慢又笨拙的一次性胶片相机,却因稀少和不便,让人愿意偶尔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