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年,李世民的小女儿新城公主暴亡,李治悲痛不已,抓住驸马韦正矩拷问:“朕听说

甜蜜游记 2025-02-25 18:04:03

663年,李世民的小女儿新城公主暴亡,李治悲痛不已,抓住驸马韦正矩拷问:“朕听说你曾对公主动粗?大胆!”韦正矩颤抖着跪地猛磕头,却还是被乱棍打死!而新城公主以皇后的规格下葬,唐朝仅此一例! 贞观年间,长孙皇后诞下一位小公主,这便是日后的新城公主。这位小公主刚满两岁时,长孙皇后便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女儿无人照料。 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个小女儿倍加怜惜,将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个幼女身上。太子李治和其他皇子公主们也都格外关照这个失去母亲的小妹妹,让她在皇宫中依然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当小公主年满八岁时,唐太宗做出了一个破例的决定。他给幼女赐封了一个特殊的封号——衡山郡公主,这在唐朝的历史上可谓是开创先河。 根据《唐六典》的规定,名山大川是不能用作公主封号的,但唐太宗却为她打破了这一规矩。除此之外,唐太宗还为这位幼女赐下了丰厚的食邑。 在唐朝初年,公主在未出嫁之前是不能获得汤沐邑的,这是一项可以收取赋税的私人领地。但衡山郡公主却在年仅八岁时就获得了这项特权,这种待遇在唐太宗的众多女儿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年岁渐长,这位公主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在其兄长李治继位成为唐高宗后,她的封号又被改为新城长公主。李治还特意为她增加了五千户食邑,以彰显皇室对这位公主的重视。 新城公主的这些特殊待遇,在唐朝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她的封号突破了传统制度的限制,获得的待遇远超同时期的其他公主。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带着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探望病重的魏征。看着这位为国尽忠的老臣,唐太宗当场决定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 然而这桩婚事还未敲定,魏征便在第二天离世。不久后,因魏征生前推荐的侯君集、杜正伦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唐太宗一怒之下取消了这门亲事。 在新城公主到了适婚年龄后,唐太宗为她选定了第二个夫婿——长孙皇后的堂弟长孙诠。婚礼筹备正进行到一半,唐太宗却突然驾崩。 按照古代礼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三年,期间不得举办婚礼。这场婚事不得不暂时搁置,直到守孝期满才得以继续。 新城公主与长孙诠成婚后,两人的感情十分和睦,堪称是当时宫廷中的一段佳话。但这段美满的婚姻却因为一场政治风波戛然而止。 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导致整个长孙家族都受到牵连。长孙诠也未能幸免,被流放到偏远的巂州,不久后便惨遭杀害。 失去丈夫的新城公主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见妹妹日日以泪洗面,唐高宗李治决定为她重新选择夫婿。 这一次,李治将妹妹许配给了彭城郡公韦庆嗣的儿子韦正矩。为了提升这位新妹夫的地位,李治还特意将韦正矩从冕大夫提拔为殿中监。 但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问题。新城公主始终无法忘记前夫长孙诠,对韦正矩态度冷淡。韦正矩对此极为不满。 宫中甚至传出韦正矩对公主无礼,还曾动手打过公主的传闻。这段不幸的婚姻最终以一场悲剧收场。 龙朔三年三月,年仅三十岁的新城公主突然病逝。这个消息传到唐高宗李治耳中,他立即下令彻查妹妹的死因。 龙朔三年三月,新城公主突然病逝的消息传遍长安城。这位年仅三十岁的公主离世时,正值壮年。 唐高宗李治在得知妹妹离世的消息后,立即展开了全面调查。调查的重点直指公主的第三任丈夫韦正矩。 在调查过程中,宫中许多人都证实韦正矩曾对公主动过粗。不仅如此,还有人指出韦正矩经常对公主恶言相向。 面对这些指控,韦正矩跪地求饶,却无法自证清白。唐高宗震怒之下,下令将韦正矩处死。 但李治的怒火并未就此平息。他认为是侍女们照顾不当,才导致妹妹早逝。于是,他又下令处死了新城公主生前的所有侍女。 这场因公主之死而起的处置行动,反映了唐高宗内心深深的自责。毕竟,正是他签署了处死长孙诠的命令,也是他为妹妹安排了与韦正矩的婚事。 为了表达对亡妹的追思,唐高宗做出了一个破例的决定。他下令以皇后的礼仪规格安葬新城公主。 在唐朝的历史上,这是极为罕见的举动。即便是地位尊贵的公主,其葬礼规格也不应超过其身份等级。 但新城公主的葬礼却打破了这一惯例。皇后级别的葬礼规格,不仅体现了李治对妹妹的特殊情感,更显示出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对妹妹的亏欠。 这场葬礼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在唐朝的历史上开创了先例,成为了研究唐代礼制和皇室关系的重要史料。 新城公主的悲剧,也为唐朝的宫廷政治投下了一道阴影。它揭示了皇权政治下,即便是最受宠爱的皇室成员,也可能因为政治斗争而失去生命。

0 阅读:156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