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对美亮剑:欧洲核武库翻牌,特朗普盟友倒戈,普京笑看风云 2025年2月23日深夜,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宣布基民盟候选人默茨胜选,这位新总理的第一把火就烧向跨大西洋关系:“欧洲必须摆脱对美依赖,在核保护上实现自主”。这番宣言恰似一记重锤,砸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后摇摇欲坠的北约基石上——三天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刚与德国极右翼选择党密会,而把现任总理朔尔茨晾在酒店大堂。 戏剧性反转在于,默茨所在的基民盟曾是北约最坚定支持者,如今却带头“拆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阴阳怪气地祝贺“保守党胜利”,却绝口不提默茨姓名,仿佛在用沉默宣告:这场始于1945年的“美欧蜜月”,终在2025年的柏林寒夜里画下休止符。 深度分析 1. 默茨的“三步棋” 这位新总理的政治赌博堪称精妙: - 切割美国干预:直指马斯克公开支持选择党是“华盛顿对德内政的肮脏操弄”,既打击极右翼对手,又塑造反美斗士形象; - 捆绑法英核武:马克龙2024年提出的联合核演习被重新包装,德国不碰核按钮却能共享威慑力,破解拥核禁忌; - 转移经济矛盾:德国工业界因对俄制裁损失超800亿欧元,核安全议题成功掩盖民生痛点。 2. 北约的“癌症晚期” 默茨宣言撕开了三大病灶: - 美国战略破产:特朗普削减驻德美军至2.2万,却要求欧洲承担75%北约军费,吃相难看引发众怒; - 法国核野心:马克龙趁机兜售“欧洲威慑共同体”,欲用德国财力养法国核弹; - 英国尴尬站队:脱欧后首度被欧盟核心国拉入防务圈,恐成美欧博弈夹心层。 3. 俄罗斯的“黄雀在后” 克里姆林宫迅速打出组合拳: - 军事施压:向哈尔科夫增派伊斯坎德尔导弹,测试欧洲核承诺含金量; - 能源分化:对匈牙利天然气降价30%,瓦解欧盟对乌援助阵线; - 舆论搅局:嘲讽默茨“用核焦虑掩盖军援失败”,离间德国民意。 影响预测 1. 欧洲防务大洗牌:法国或联合德意成立“核磋商小组”,架空北约决策机制,美国第六舰队恐撤出那不勒斯; 2. 德国政局地震:选择党借“反默茨”集会煽动民粹,极右翼支持率或突破25%; 3. 俄乌战事升级:俄军可能猛攻敖德萨港,用能源通道掐住欧盟咽喉。 当默茨在勃兰登堡门前高呼“欧洲不是侏儒”时,他或许忘了追问:一个靠法国核弹壮胆、用英国航母撑腰、拿东欧当缓冲带的“强大欧洲”,与当年戴高乐的“欧洲人的欧洲”梦想究竟相差几何?特朗普的沉默、马克龙的窃喜、普京的冷笑,共同勾勒出后美国时代欧洲的荒诞图景——当核保护伞变成权力提款机,安全自主终究是强权桌上的筹码游戏。这场柏林之变最残酷的启示或许是:大国博弈从未终结,只是换了赌桌与荷官。
默茨对美亮剑:欧洲核武库翻牌,特朗普盟友倒戈,普京笑看风云 2025年2月2
多视角浅说
2025-02-25 21:3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