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人形机器人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1. 市场趋势与预测发展阶段: 2024年: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仓库的测试应用显著增加。 2025-2026年:进入量产加速期,特斯拉、Figure等厂商启动大规模生产。 长期展望: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达750亿美元,2050年突破1万亿美元,主要渗透家庭(对标汽车普及率)、酒店及制造业。 2. 主要厂商生产计划美国厂商(激进扩张): 特斯拉:2025年测试数千台,2026年目标5-10万台,2027年50万台;长期目标年产1亿台。 Figure:计划未来4年生产10万台,客户包括宝马及某美国巨头。 Agility Robotics:美国工厂首年产能数百台,目标扩至超1万台。 中国厂商(相对保守): 优必选(UBTECH):2025年目标订单1-2千台。 Galbot:5年内目标1万台。 比亚迪:计划2026年前在工厂部署2万台。 3. 实际应用案例行业分布: 汽车制造:宝马、蔚来、奔驰、比亚迪、现代等用于生产线。 物流与仓储:亚马逊、GXO、Ocado采用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机器人。 电子组装:富士康引入优必选Walker S1进行iPhone组装。 技术驱动:通过实际场景数据训练提升机器人能力,改善投资回报率。 4. 技术供应链分析硬件组件: 关键部件: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模组。 设计更新:特斯拉Optimus Gen3使用螺丝替代蜗轮传动,单机螺丝数量从14增至48个。 供应链布局:主要供应商集中于中国(如恒立液压、双环传动)、日本(Harmonic Drive)及欧洲。 成本结构:硬件占当前总成本70%,未来随规模扩大,软件与AI投入占比将提升。 5. 投资建议亚太工业股优选: 恒立液压(Hengli Hydraulic):因螺丝需求激增及执行器整合潜力,目标价81.7元人民币(买入)。 双环传动(Shuanghuan Driveline):合作开发下一代减速器,目标价43.6元人民币(买入)。 其他标的:Hiwin(台股)、Leaderdrive、Harmonic Drive、三花智控(Sanhua)分列推荐层级。 美股聚焦特斯拉: 特斯拉(TSLA):人形机器人Optimus明确受益,2025年部署数千台,目标价420美元(买入)。 6. 风险与机遇技术挑战:AI训练复杂度超汽车10倍,需海量视觉数据支持。 市场潜力: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用途为汽车的1000倍,家庭渗透率或于2050年追平汽车。 区域竞争:美中主导市场,日本、欧洲厂商(如波士顿动力)侧重技术研发。 总结:人形机器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美国厂商主导量产进程,中国供应链企业受益硬件需求。长期增长依赖AI进步与成本下降,家庭场景或成最大市场。
德意志银行人形机器人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1.市场趋势与预测发展阶段: 202
丹萱谈生活文化
2025-02-26 06:5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