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摄政王载沣、传奇与无奈的一生!
他出身不凡,心怀壮志
载沣是道光帝亲孙子、光绪帝堂弟
自幼由慈禧太后胞妹婉贞抚养,两岁晋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七岁成奉恩镇国公,八岁承袭醇亲王爵位。
王府里都是大儒教导,他满汉文化样样精通,妥妥 “学霸”。
戊戌变法时,满腔热血参与其中,满心期待改变大清命运。
可戊戌政变爆发,改革失败
出使德国,崭露头角
1900 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亲王去德国谢罪,18 岁的载沣担此重任,打破 “皇室成员不得出洋” 的规矩。
到了德国,要求载沣向端坐的德皇行三鞠躬礼,随行参赞行跪拜叩首礼,这明显是羞辱。
载沣据理力争:“按照西方外交惯例,觐见时德皇应离座相迎,我鞠躬致谢,参赞也鞠躬。”
经过近十天艰难谈判,德方终于让步。
载沣这一趟,成功维护国家尊严,回国后备受慈禧太后重视。
太后亲自指婚,把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荣禄的女儿瓜尔佳・幼兰许配给他,婚后生下溥仪
摄政之路,举步维艰
1908 年,光绪帝驾崩,年幼的溥仪即位,28 岁的载沣成了摄政王。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压力山大。他掌权后,一心改革。
政治上整治吏治,严查京官品行,规范地方官员任职考察;
军事上集中军权,组建禁卫军,改组陆军部;经济上延续慈禧太后发展实业的政策,重视农业 。
想削弱袁世凯势力,当时部分亲贵主张杀袁,载沣犹豫不决,找张之洞商量。
张之洞觉得国丧期间杀大臣不合适,再加上袁世凯势力盘根错节,载沣最后只是以袁世凯患足疾为由把他革职。
军事改革引发地方督抚不满,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留日士官生带来的革命思潮还在新军中迅速传播 。
成立 “皇族内阁”,直接把立宪派得罪了,人家转身就倒向革命阵营
王朝落幕,坦然余生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溥仪退位,清朝覆灭,载沣的摄政生涯结束。
短短几年,从权力巅峰跌落谷底,可载沣却异常坦然。
他依旧关心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他一直陪伴左右。
1932 年溥仪去东北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载沣坚守底线,拒绝随行。
1934 年去长春看溥仪,面对伪职邀请,他也坚决拒绝
载沣的一生,见证封建王朝落幕,在历史洪流中,他虽有抱负,却无力回天。
载沣活到1951年,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见证了封建王朝得谢幕,新时代的开始
廖国峰嘉全印度红珍珠红
配图全是假照片
BF
ai辛苦了
廖国峰嘉全印度红珍珠红
光绪亲弟,不是堂弟
小桐
要是真人,可很帅
tb232779232
是光绪亲弟不是堂弟
天海风涛
载沣是光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生母是侧福晋刘佳氏
sunny
光绪帝叫载湉,他和载沣都是淳亲王奕譞的儿子
用户10xxx99
光绪帝何尝又不是这样的人呢?
用户11xxx12
我太公一代也叫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