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已然成了不少市民出行的优选。但与此同时,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加,随意拉线充电的行为屡见不鲜,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近日,市民周女士反映,历下区大明湖泉馨居小区的电动车充电桩数量少,存在居民携带电瓶上楼充电的现象,建议增加充电桩。
“单元楼里总有人拎电瓶回家充电,看着心惊胆战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如今电动自行车几乎成了每户人家的标配,对于需要短途出行、通勤或者接送孩子的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小区充电端口少,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充电需求,导致很多居民采取拉线充电、携带电瓶上楼充电的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她建议增加小区的充电桩数量,解决更多居民的充电需求。
针对周女士的建议,东关街道办事处迅速协调社区居委会与物业进行沟通。经过与施工单位商讨,考虑到近期天气对地面硬化的不利影响,决定待天气转暖后立即跟进施工。预计3月中旬,地面硬化工作完成后,将立即着手安装车棚及充电设施,计划新增充电端口30余个,有效缓解居民充电难题。
除了电动自行车有充电“刚需”,新能源车主也有“充电焦虑”。“没有固定车位就不能安充电桩吗?”市民孙先生的疑问,折射出了老旧小区新能源车主的普遍困扰。孙先生是槐荫区吉尔北苑小区的居民,由于小区内没有固定车位,孙先生咨询能否自行安装充电桩解决充电难题。对此,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作出解释,根据国家电网关于私家车充电桩安装相关政策,只有业主专属车位(固定车位)才能符合安装条件,目前吉尔社区因车位数量有限,为方便业主停车,实行车辆流动停放,没有固定车位,因此目前无法开具个人专属车位证明。对于孙先生的困扰,工作人员也表示,为了方便社区新能源车主充电,吉尔物业正陆续在各社区安装公共汽车充电桩。据悉,吉尔西苑和吉尔花园已经安装完毕,目前正着手在吉尔南苑和北苑安装,预计3月底前安装完毕。(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宋嘉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