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群易得气胸 ?三类人需注意】 瘦高男性及吸烟人群易患气胸 3月1日,41岁歌手方大同离世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方大同成立的“赋音乐”厂牌透露,方大同面对顽疾5年,但未披露方大同离世原因。而此前据媒体报道,2010年方大同因操劳过度,出现(气胸)爆肺而数度住院。 注意到,此前,方大同曾因操劳过度导致气胸(爆肺)数度住院。这一事件也让气胸这一健康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爆肺 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哪些人群易得气胸?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气胸?又该如何预防气胸呢?一起了解↓
一、气胸是什么?
气胸,即胸腔内积气的状态,是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的。气胸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肺表面破了个小洞,空气从肺里漏到了胸腔(肺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这些漏出来的空气会压迫肺部,让人感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哪些人群易得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好发人群包括:
瘦高个儿的年轻男生:在青春发育期,高瘦体型的人肺组织往往“跟不上”快速的生长发育,易出现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病等。
长期抽烟的人群:长期吸烟易导致肺部炎症,细支气管、肺泡结构改变等。
三、哪些行为会得气胸?
自发性气胸可不是随便发生的,它通常有一些“导火索”。
剧烈运动:胸腔压力骤增,肺部受不了就“炸”了。
咳嗽或打喷嚏:如果咳得太猛或打喷嚏太用力,也可能让肺“漏气”。
气压变化:比如潜水、坐飞机,气压突然变化,肺可能会“抗议”。
情绪激动:大笑、大叫、吵架……情绪一上头,胸腔压力会随之飙升,也有可能引发自发性气胸。
四、如何得知是否得了气胸?
1、 气胸起病急,以胸痛、呼吸困难、有咳嗽胸闷症状;
2、 胸痛部位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不长,随后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3、 会出现刺激性咳嗽;
4、 呼吸急促、皮肤发紫、全身疲乏无力;
5、 冷汗、心律失常、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或者意识丧失。
五、如何预防气胸?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唐颖婧介绍,除了远离烟草外,还要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抬举重物、便秘、憋气等。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多食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在气胸痊愈的3-6个月内,勿剧烈活动,如打球、跑步等,可根据自身情况,先采用慢走等温和的锻炼方式加强身体锻炼,等3-6个月后再进行活动度大的运动;
对于肺结核、慢阻肺、尘肺病等患者,应积极治疗,改善肺功能;同时避免呼吸道感染,每次呼吸道感染后肺功能都受影响,应积极按医嘱抗感染治疗;
对于已知有肺大疱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以监测肺大疱的状况;如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唐颖婧强调,气胸容易复发,尤其慢阻肺患者继发气胸,一旦出现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必要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而造成严重后果。(综合央视新闻、潇湘晨报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