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报为什么要控制字数? 因为最早的电报是按字母收费的,每个字母都要钱。比如发一个"HELLO",就得付5个字母的钱。这就逼得人们想尽办法省字,甚至发明了一堆简写,比如"GM"代表"Good Morning"。 后来电报公司改成按单词收费,但规定每个单词不能超过5个字母。要是超了,就按两个单词收费。这又让人们绞尽脑汁创造新词,像"XMAS"代替"Christmas"就是那时候发明的。 电报还有个技术限制。早期的电报线路传输能力有限,一条线路同时能传的信息量很小。如果某个人发了一篇长篇大论,其他人的电报就得排队等着,这就影响了整个通信效率。 更要命的是,长电报容易出错。电报是用摩尔斯电码发送的,一串点点划划。发得越长,操作员就越容易敲错或者漏掉某个符号。要是传错了,还得重发,更浪费时间。 军事通信对字数控制更严格。因为电报容易被敌人截获,越长的电报给破译人员的线索就越多。二战时期,德军就是因为发了太多冗长的电报,才被英国破译了密码。 所以说,控制电报字数不仅是为了省钱,还关系到通信效率和安全性。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就连现代的短信和推特,不也都有字数限制吗? 不知道你们发没发过电报?
德国二战电报被破解,是因为英国缴获了一台德国密码机,还有波兰之前就破解了德国密码,波兰的破译机,在波兰亡国后,送到了英国。
二战时就已经有了电传,当时的电传只能通过有线传输。最早的电报也是有线的,后来无线电出现后就有了无线电报。
用户12xxx48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不哔,哔!
天平
是因为发明了计算机
夕阳下的山鹰
我只发过一次电报,那是1991年,大学第一个寒假后,买不到回校的火车票,只好请假。电报内容:01班xx假二日。字数是不是多了?
用户18xxx57
发过
用户13xxx49
上大学时给一个高中女同学发过生日快乐电报
超人 回复 03-06 22:04
九几年还有电报
龙腾风云 回复 03-05 21:50
40年还是有可能的
掌柜的
图灵了解一下
石2004
通电全国,绝对的贵!
Pal2001 回复 04-07 12:46
想上头条,不花点钱怎么能行。
木子李 回复 04-05 04:50
当时全国一级、二级的电报局大约有两百多处,有影响力的报纸不下30余家。以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价格作为参考:华文个人出省电报是一字一角六分银元(这是个人业务,如果是拍发新闻的话,只要三分钱)。这么算下来的话,一次标准的长篇骈文体全国通电(2500字左右)以政府公文形式来发,平均下来每次的费用得在两万元上下。就算是小通电,最起码也得百多元。
老姜
钱多人傻速来。
alian
还没发过,就被淘汰了。在普通民用上
枂 回复 04-06 21:29
你太小[滑稽笑]最常见的,父病危,速归。
用户43xxx75
人傻,钱多,速来。
彼1岸
无线电报19世纪末就发明应用了。二战有线的是电话,无线的是电台。电影里指挥员后面就跟着背电台的通信兵。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四角码
用户13xxx33
放屁
Fgc12
以前紧急的事情都是到邮局发电报,不急的事情写信。
用户33xxx98
嘀嗒,滴滴答,滴答滴答
荷花爸
3分钱一个字
用户17xxx32
三长两短乍办[得瑟]
核平萝卜头 回复 04-03 03:23
就因为外国字母语言太垃圾,所以三长两短丧掉了[得瑟]
时间会证明
一句话得哔哔哔哔的打一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