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中这段戏非常写实,因为1955年大授衔时大部分将军都没有意见,有些将军甚至主动三番五次让衔,还有些明显因各种原因被授予较低军衔的将军也都没有意见,但也确实有一些将军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甚至出现吵闹和哭闹的事情,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值得一提的是,丁伟的主要原型、李云龙的原型之一钟伟就因为授衔少将闹过意见,所以《亮剑》这段戏的历史背景很贴切。
当然,晋西北铁三角之所以都被授予少将有一个原因是战争剧和历史剧的“潜规则”,开国中将属于高级将领不能随意改编,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是从原型虚构的人物,这种情况下也不是绝对不能拍成中将,但是审批难度较大,同时改编的幅度要受到很多限制,拍成少将就会减少很多流程也可以多发挥一下戏说空间。
那么,如果抛开历史剧的“潜规则”?个人认为,如果那样的话,李云龙和丁伟的少将衔是正好的,毕竟当年正军级干部中有一半授予中将,还有一半授予少将,李云龙和丁伟两位军长授予少将没什么不妥。
但是,同样是正军级的孔捷就有些吃亏了。
用户88xxx92
晋西北铁三角,你要孔二愣子当中将,李云龙和丁伟更不服气了!
把酒醉清风 回复 04-20 08:14
李云龙有什么资格不服?解放战争后期提的代军长。52年定军衔时的军长。少将是正常的,中将完全不够格。孔捷 在四野提的纵队司令,说明解放战争前期就是正军级了,因为解放战争后期纵队改编为军。参加了抗美援朝,通常参加抗美援朝的军衔高一级。比如抗美援朝很多师长能得少将,没去的师长基本得不到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