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魅力
四季之爱
2025-03-05 00:23:06
人活着的最大悖论就是等你老了才会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真的在年轻的时候,又不会有老了之后的阅历和沉淀。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即使年龄大了,其实也只是度过了日子,真的有多少反思或者领悟吗?但是对于一小部分人而言,她们肯定不会满足于仅是“过日子”,因此就有了开始向内探索自我和生命的机会。
即使对于一个想要明白生命是什么的人,也逃不脱时间的牢笼。你越是想要搞明白的事情越是得经过亲身体验才能有所领悟。而不可能在年轻的时候,通过学习某种人生智慧而得以轻松地面对生活。该吃的苦一个都不会少,该走的弯路一次也不会缺,所以人就会怀疑,那我还学习了干嘛呢?
所以回过头来,唯一的价值就是安抚,让一个人有更多的勇气和心力去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你把生命给预先演练一遍,更何况任何人其实都是一样的普通人,谁都不会比谁更优秀一丝一毫。只不过可能有的人经过了一些事和情,而变得成熟,稳定,安静和沉着,但是你不能说这是一种经验知识。你只能说这是一种淬火后的结果,你没办法把这种结果复制到自己身上来。而那些自诩为有经验的人试图教你这些“智慧”的时候,他们肯定有更阴暗并且不可告人的目的。
人活着真的是为了得到某种满足或者释放吗?就像大家都以为的那样,我压抑了,所以我得去寻找一个出口。无论是钓鱼、看戏还是旅游,又或者更真实的欲望其实是碰到、接触和交流一个陌生的,新鲜的,有趣的,或者有味道的人。这个人可以提供我想要的价值,不管是情绪的还是生理的,他总可能解决我一些当前的问题。虽然其实这种问题我也不清楚,我以为是孤独、压抑或者迷茫。又可能是一种一个人在深夜肆无忌惮地跳舞而不会被任何人看到的自我窥视感。
但是等你分清楚了这些细枝末节的自我心理的时候,你又觉得没意思了。怎么可能有另一个人能满足我所有这些沟壑呢,我自己都一眼望不到边,又怎么可能通过一个其他人来填补。我要的真的是弥补,还是释放?我要的是更完整的自我,还是被更多人看到的闪光?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生命观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生命体验。最终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相信,一个人要的其实不是那些似乎见不得人的底层欲望,而是永远都是明牌的、每时每刻都在心里荡漾着的魅力和吸引。
人要的只是其他人,而不是其他人的什么。这种名词动词化的感觉,就像我们对自己生存的理解和捉摸不透——你觉得你活过了,但是你能发现和觉察的只有活本身,而没有活过的光影尾巴。
0
阅读:32